公子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激烈對峙,天唐錦繡房俊,公子許,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著劉德威,不悅道:“劉延景所犯之軍法,不可饒恕、難逃死罪,當年你亦是軍中將領,該不會將大唐軍紀全然忘卻了吧?”

劉德威面色凝重,緩緩道:“軍法如山,劉延景其罪當誅。”

李靖不語,他知道對方還有話說。

劉德威頓了一頓,目光直視李靖:“劉延景固然有罪,然而衛公你也罪責難逃。”

此言一出,帳內氣氛瞬間降低,李靖停止腰桿、雙目灼灼,猶如一頭勐虎擇人而噬一般,口中一字字迸出:“本帥何罪之有?此地乃中軍帳,警告你莫要隨口誣衊、枉顧軍紀,否則休怪本帥不念昔日袍澤之情。”

劉德威渾然不懼,上身,上身微微前傾,與李靖對視:“劉延景年幼,從不曾獨自掌軍,衛公何以在如此緊迫的戰局之下以其為將、率軍出征?衛公不能知人善任,才是這次兵敗的主要負責人。”

不理會李靖精光四射的眼睛,又指了指剛才看過的這份戰報,續道:“戰報上言明,劉延景在鳳棲原就地構築營寨,既沒有貪功冒進,更沒有決策失誤,軍中兵卒放開營門將叛軍引入營地之內這才導致大敗……恕我直言,這支軍隊人數在萬人左右,其中各方勢力混雜、背景難辨,絕大多數更是之前關隴門閥的班底,放在任何地方都是一個巨大的隱患,為何衛公偏偏要將這樣一支部隊交給劉延景這樣一個毫無經驗的年青將領去執行如此重要的任務?”

說到此處,他不用李靖回答,深吸一口氣質問道:“在下是否可以認為,衛公此舉之用意並非阻擋叛軍,而是要行借刀殺人之毒計,藉助叛軍之力將其徹底剷除,以達到肅清東宮六率乃至於陛下身邊其他勢力之目的?”

當下局勢,皇帝坐鎮中樞、力抗叛軍,各方勢力擁兵自重、群狼環伺。

最終之勝負並不在皇帝與晉王之間,而在於分佈於關中各地的駐軍、能夠影響這些駐軍的門閥。

關隴之敗,在於兵變之失敗,遭受清算面臨打壓實乃尋常,這就是失敗的代價,其餘門閥皆冷眼旁觀。但現在東宮六率之中不屬於皇帝嫡系的部隊卻要遭受李靖如此毒辣的剷除,誰能不兔死狐悲呢?

只要此事洩露出去,必然引發所有門閥、勢力的反感,對於皇帝的不信任愈發加劇,極有可能成為扭轉局勢的關鍵所在。

殺劉延景,則坐實劉德威之猜測,由此引發的一切後果由李靖承擔。

不殺劉延景,對其予以寬恕,則表明李靖心底並無隱私惡毒之計劃,一場正常的兵敗,既然是當世第一的名帥,調兵遣將予以找補便是……

李靖怒氣勃發,狠狠一拍面前桉幾,叱道:“放肆!你這是在威脅本帥麼?”

劉德威微微垂下頭,略作沉默,澀聲道:“攸關兒子之生死、家族之榮辱,在下不得不出此下策。衛公不必擔心,若如此一來後果難測對陛下有所不利,在下當一頭撞死在獻陵以謝罪。”

他當然知道自己這番話會成為攻訐皇帝的藉口,意味著將徹底站在皇帝的對立,不死不休。

可他又能怎麼樣呢?

兒子必須救,家族的名譽更不能丟……

更何況,誰敢說李靖真正的目的就不是自己猜測的那樣呢?

李靖冷冷的瞪著劉德威。

以劉德威“元從功臣”的身份,若當真站出來指責他受到皇帝授意故意以將其他勢力送上戰場送死的方式來“排斥異己”,那麼所產生的後果將不可估測,一場巨大的政治風浪不可避免。

皇帝的名譽將為之動搖……

帳內氣氛凝重,一片安靜,唯有小雨低落營帳的聲響以及賬外戰馬疾馳聲隱隱傳來。

良久,李靖沉聲問道:“你當真打算這麼做?”

劉德威略微猶豫一下,心底有些掙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長生家族

胡說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