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頁
花明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5頁,清穿後我繫結了上進系統,花明柚,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池夏看她無所適從的樣子,也沒有拒絕:「你既然廚藝好,沒事的時候就去小廚房幫章娘子做事,正好你懷著身孕,想吃什麼特別的口味也可以自己做。」
黎雅這才放鬆一些,跟著禾香去偏殿挑選房間了。
池夏笑著扶起了年妃:「心意我領了,不過她情況特殊,還是在我這裡住著合適些。身份暫時就算作我的宮女。」
「她接連遭遇丈夫和弟弟過世,還懷有遺腹子,身子也不太好,我原是讓劉裕鐸每日給她看個診的,伱若得空也時不常過來瞧瞧她。」
礦上的事她沒有和年妃等人細說,只簡單說了說跟俄國談判的事,著重說了通商協議和修建鐵路的補充協定。
這些具體細節沒有在邸報和民報上詳細寫過,三人都聽得若有所思。
「那我們的藥廠/服裝廠,是不是也要稍微調整一下生產的產品?」
齊妃和年妃幾乎是異口同聲地開了口。
耿氏則是大驚:「鐵路是要修一條鐵的路?從京城到蒙古?那得花多少銀子?咱們內務府恐怕挪不出這麼多銀子吧?」
池夏一愣,與三人相視而笑。
她原本不喜歡後宮那些請安串門的「規定動作」,因為這些日常聊天,說的無非就是東家長西家短,誰家王爺娶了小,誰家福晉生了男孩女孩的事。
再就是討論衣食住行,釵環衣料,進貢的東西有多新鮮,多華美。甚至哪個宮裡多分了一顆荔枝,那都是天大的話題了。
八卦當然能聊,但當聊八卦成為主業,就著實很難令人高興了。
然而如今,她一說通商和修路,妃嬪們討論的不是貢品,而是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商機和預算,怎能不令人驚喜?
甚至三妃今日都是帶著帳冊和這幾個月積壓下來的文書、計劃來找她的。
四人乾脆直接開了一個「辦公會」。
池夏先聽了這一年來的「財務報表」,驚訝得幾乎合不攏嘴了:「咱們賺了多少銀子?」
耿氏捧著帳冊,也有點緊張:「算上跟外國人通商賺的錢,今年一年,將近三百萬兩。」
「哐當」一聲巨響。
池夏從驚愕中回神,就見雍正和胤祥兩人都站在門口。
胤祥大約是被門檻絆了一下整個人沒站穩撞到了門框上,發出了這一聲動靜。
年妃和齊妃一見雍正竟還帶了怡親王來,趕緊起身行禮想要迴避。她們如今都還是妃嬪,見外臣總是有諸多不便的。
反倒是胤祥緊緊盯住了耿氏:「裕妃方才說,賺了多少錢?」
耿氏下意識地看了池夏一眼,見她點頭,才連忙奉上了總帳目:「回怡親王,總計是二百九十八萬兩銀子,另有零頭九百多兩。」
胤祥也顧不得什麼授受不親了,一把接過了帳本翻看。
他知道內務府辦的幾個廠收益不錯,也知道富察金保的海運通商弄得紅火,但早先已經約定過,內務府的收益由池夏調配使用,與戶部不相關聯。他也就沒關心過具體的收入。
可他萬萬沒想到,一年的淨收入竟然將近三百萬兩!
三百萬兩是什麼概念?
康熙五十一年,四哥繼位時,國庫總共有存銀七百萬兩,而當時國庫的年收入,大概也就只有一千多萬兩。
三百萬兩,相當於當時國庫年收入的四分之一!
四哥繼位後雖一力推行攤丁入畝和火耗歸公,國庫收入連年上漲,但新政畢竟還需要時間才能完全推行到位。
今年一整年,國庫收入也才剛超過兩千萬兩。
池夏見耿氏和年氏等人在一旁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便讓她們先回宮去了:「東西先放這兒,我明兒看看,看完了再找你們說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