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濯雪一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頁,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濯雪一汀,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她衣衫單薄,未簪髮髻,鴉青色的頭髮散在肩上,瘦弱的肩頸一顫一顫,似乎在哭,半晌,她抬起了頭。
正是泣不成聲的江遇宛,她遙遙望過來,一雙水盈盈的桃花眼紅腫著,對著他道:「路無殊,你也要離我而去嗎?」
少年薄唇緊抿,恍惚回過了神,聲音宛若凜冬的寒霜:「再等等。」
「不可再等了!」緒風聽此,顧不得心中的三分懼意,跪地勸道,「武帝若是駕崩,恐會令秦王捷足先登啊!到時您再舉兵,名不正言不順啊!殿下三思啊!」
路無殊無視跪在地上的緒風,冷嗤了聲:「名不正言不順又如何?」
「孤原本就是要篡位。」
緒風噎了下,對他理直氣壯的語氣無語了一瞬。
半晌,想到北襄局勢風譎雲詭,迫不得已又道:「只怕會折損金華宮外的將士啊。」
路無殊頓了頓,不耐道:「讓木三給武帝餵些續命的藥,看緊武帝身邊的人。」
木三是木字暗衛影中的女暗衛,亦是路無殊安插在武帝身邊的眼線,她隱在道觀一行人中,如今頗受武帝信服。
如此先保住武帝性命,秦王、包括大皇子魏王,沒有名頭髮兵,又懼於在史書上留下叛賊的千古罵名,更不知路無殊暗地裡韜光養晦,金華宮處處是他的眼線,兩人縱然心急,卻會按兵不動。
那麼也能給路無殊,留更多機會。
話說到這個份上,緒風只好噤聲。
與此同時,他隱約意識到,殿下之所以不願走——
是為了那個叫作江遇宛的女子。
第72章 幾近虔誠
◎「你身上香香的。」◎
天和二十二年, 十月三十日,淑妃程氏薨。
當夜,天和帝沉痛落淚, 宣眾妃嬪跪在殿中直至天明。
翌日,天和帝素服舉哀,馮太傅宣讀遺誥, 追封淑妃程氏為端懿皇后, 葬入帝陵。群臣發哀臨哭,入殿奠基, 極盡哀思。
眼瞧淑妃屍身的江遇宛昏過去後, 睜開眼時已經是第二日的下午。
白朮一身縞素,哭紅了眼, 見江遇宛醒來, 她擦了擦眼淚, 連忙命守在一旁的小宮娥將藥再熱熱, 轉過身瞧見少女呆滯的雙眸, 白朮不禁又掉下了眼淚。
「諸位嬪妃、皇子公主守了一夜,王公親眷、眾臣家眷寅時後便入了宮,這會兒都在碧霄宮跪靈。」白朮將不言不語的少女扶了起來, 瞥見她滿面的淚水後, 動作放輕了幾分。
「您也需得換身衣服,去為娘娘守最後一程啊。」
少女眼睫之間,水珠輕顫, 猶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白朮, 她是我的親人, 我的親人沒了」
白朮將她摟在懷中, 輕輕安撫。
國喪天下知, 很快,端懿皇后薨逝的訊息傳到了朔州。
有百姓好奇道:「皇后不是早就死了嗎?這位又是誰?」
旁邊的人一臉諱莫如深:「正是從我們朔州出去的淑妃娘娘,陛下愛之,破例追封為了皇后,與先前的昭寧皇后並尊。」
那人的面色霎時變了變,雙手合拳往江都王府的方向行禮:「聞說娘娘多年前為了朔州才進的宮,後頭得了陛下的寵,不知給我們朔州帶來了多少好處啊!」
朔州百姓自發捐錢為端懿皇后立了一座廟,但思及前事,為防陛下之疑心,只將寺廟對外說是姻緣廟,後世不知其中緣故,只當端懿皇后和天和帝鶼鰈情深,倒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金像上的端懿皇后著紅衣、簪釵環,儼然是個風華絕代的紅粉新娘,也算誤打誤撞圓了一樁她生前的未了事。
不過這都是後來的事兒了。
而此時的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