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章 綠葉,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論及經濟,洪毅自然是滔滔不絕,新中國成長的歷史,就是一部絕佳的經濟發展史。
清了清嗓子,洪毅開始了天書般的演講:“如今,我們基業草創,百廢待興,經濟方面從細節上可以按方才提案,若是從宏觀上講,還需要先施行計劃經濟……”
見洪毅囉囉嗦嗦講了一個時辰,眾人依舊是迷惘的眼神,宜靜忍不住悄聲止住了洪毅。這計劃經濟、市場經濟,即使是洪毅同時代的人,也只是懵懵懂懂的有個概念,除非經濟學專業的人士,誰能分析的那麼透徹。
同時這聽的人,也絲毫不具備知識基礎,充其量受過小學三年級以下的突擊培訓,後加入的一些人語言不通,甚至還配備了通譯,要是能聽明白,才真見了鬼。
宜靜簡單的舉了一個例子,以目前黑水流域三部:郡利、窟說、思慕來說,通常是以物易物。渤海國是物物相易,也有大唐銅錢流通。大家都沒有自己的貨幣,每個人該付出什麼樣的勞動,得到什麼樣的報酬,就需要有個計算的標準。
所有的產出,需求,冥冥之中由一條規律主宰,叫做市場供求,而眼下,郡利新城還不具備市場自動調節的條件。加之如今,大家來自不同地域,初始不知所措,全憑洪毅差遣,所以,便施行這指令型經濟模式,即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事先進行計劃。
按事先制定的計劃,提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計劃地安排重大經濟活動,引導和調節經濟執行方向。總之一句話:聽長生天的,讓做什麼就做什麼,該得什麼就是什麼。
經過宜靜的講解,大家雖是迷迷糊糊,卻也摸到了一些門路,就是全聽洪毅的。這個簡單,本身這幾股勢力,便都是投奔洪毅而來,有長生天在,必定差不了。不過經此一事,所有人也都明白了一件事,就是現在討論什麼議題,都還為時尚早,基礎的東西還不夠牢固。
剩下的文化、科技、軍事方面的議題,就沒有浪費太多時間,下面鴉雀無聲,只聽洪毅在唱獨角戲。唯有到了成立某個部門時,由宜靜宣讀職責,再經大家選出負責人。開始大家還推推拖拖,畢竟啥都不懂,啥也不會,生怕誤了大事。後來選舉改為任命,一股腦的將每個人都分配了任務。
總體來說,成立一個政府,也算是個衙門。聽到衙門這個詞的時候,洪毅的臉漲成了豬肝色,翻來覆去,這設想最終還是離自己所想相去甚遠。政府由蕭萬壽負責,大門藝作為副手,主抓經濟建設,制度建立。
軍隊還是牢牢控制在蕭姓手中,新投靠的民眾也好,士兵也罷,遴選精壯參軍,其餘的投入生產。
科技方面毫無疑問的由蕭求索和蕭清芬共同負責,文化方面除了蕭致學主管的學校,新成立了文化局……這邊廂宜靜雷厲風行的釋出著指令,那邊廂洪毅聽得昏昏欲睡。
一個念頭始終縈繞在洪毅的心頭,宜靜究竟是呂雉還是武則天的轉世,怎的才十四歲年紀,便如此聰穎,偏又如此霸道!不對,應該比她倆都強,畢竟自己還沒死,婚也沒結呢,這天下權柄便落入了這小女子之手,越想越覺可怕。
不過一點是確定的,這幾日洪毅所談及的方面,宜靜都明白了,而且更系統更具體的做了安排。既如此,這會議自己還有參與的意義嗎?洪毅不覺使出了小孩脾氣,抬起屁股卻是要走。
眾人大驚,連宜靜也是一臉錯愕。自己和家人殫思極慮,全心全意做事,洪毅不僅不高興,反而還像是很不滿意。想起自己白天從洪毅處接收資訊,晚上又要和老父母逐條分解,細緻規劃,熬得精神都太不好了,宜靜不禁一陣委屈。
就在這當口,蕭萬壽沉穩的站起身來,微笑著對大家說了聲休會。大家心照不宣,面帶愉悅散去。大廳內只剩下了洪毅和宜靜,靜悄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