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章 身世,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若無楊定邦等人的意外到來,也會有李定邦、王定邦會出現的。洪毅將這精鹽放進市場,目的就是拋磚引玉,依靠商路連線自己與大唐。此時的大唐,政治清明,經濟長足發展。四周藩國達幾百,年年朝貢不斷,往來交流頻繁。洪毅要打造一個堅實的橋頭堡,藉助大唐之力使黑水提升一個檔次。
鹽幫、榮村此種模式,洪毅心中也盤算過多次,中心便是以行商作為手段,建立基地。楊、孫等人又在郡利盤桓了數日,大家聚在一起,皆是商談的農事。
首先是基礎的土地,人員。洪毅出錢,鹽幫出力,還是先解決衣食問題。以此為延伸,在穩定的基礎上,特別提到了技術人員的培養,為日後黑水這邊的興農大計備下人才基礎。耕種看似簡單,其實內裡的學問大得很。
單單是這二十四節氣歌,都有諸多版本,甚至編入了朝廷頒佈的歷書,指導勸農克桑。此時曲轅犁才剛剛在江東地區出現,洪毅特意囑咐楊定邦前去潯陽江時,多多打探,爭取帶回個樣本。
其次是副業發展,茶樹的引進是重心。此時世間流行煎茶,炒茶要到明代才發明出來。炒茶法追求茶葉原有的特質香氣和滋味,更能體現茶文化的天然、純真。提倡精於炒焙,不損本真,改煎飲為開水衝飲,取初萌之精,吸泉至鼎,一瀹便啜。
若是鹽幫立足穩健,當可南方收茶,輔以後世技術,開設連鎖茶鋪。一來廣進財源,二來將茶文化發揚光大,也算是中華文明傳播的一件功德。
最後乃是人員的輸送。東北大地,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加之是洪毅的大本營。種種有利條件,適合移民。隨著移民增加,漢人人口增長,配以鼓勵通婚等政策,可以有效而和諧的進行民族融合,避免將來此地的分裂、獨立。
中華民族是一個由多民族構成,信仰共同價值觀,相容幷包的統一體。將來洪毅的人間天國,絕不能再標註有民族標籤,所有人都會是中華民族,說漢語,寫漢字,共祭炎黃為祖,同以華夏為榮。
鑑於日後所鋪排的事情既繁又雜,所費靡多,這大唐方面的獲利洪毅只拿兩成。待條件成熟,酒肆、茶坊都是可以聯營的,順帶著玻璃酒具、茶具等配套產品,必定財源廣進。如有特殊情況急需用錢,洪毅還可另行支援。一句話:錢可以辦成的事都不是大事。
楊定邦聞言則連連搖頭,他們已視洪毅為恩公,怎可佔此等便宜。洪毅擺手止住,語重心長的說:“我與二位所計,乃兼濟天下的榮軍之策,並非一時意氣,空穴來風。眼下你們建立組織,制訂章程,儘量幫扶,將想法變為現實,殊為不易。只要能成,足以告慰忠魂英靈,些許錢財又算得了什麼。”
楊孫二人聽罷,深以為然。世間知己難覓,更何況志同道合者。能把洪毅的構想實施下去,日後必定有更多戰友獲得救助,不致流落街頭,犧牲者的父母孩子也會有人照顧,實乃大善之舉,當下也不再糾結。
遷延日久,此時已近仲秋。洪毅安排長鎮,此去旬月,要事速速辦理,木蘭舟能購得最好,若未能如意,便留千里幫襯定邦,他則在入冬封凍前務必趕回。長鎮此去其實有著單獨任務,一為練兵,為海軍陸戰隊遴選軍官,二為招人,洪毅特意叮囑,要重金招募造紙匠人與煉丹術士。
郡利碼頭,楊定邦帶來的貨船已裝滿精鹽。長鎮、千里又領了二十條船,備足生活物資,還分散載了黃金,用以採辦。此一去不知何時再見,楊孫二人俱是有些不捨。洪毅笑言: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為理想而活的人生,才有意義。眾人都是漢子,也不拖泥帶水,施一大禮,楊帆遠赴大唐登州去了。
送走了鹽幫一行人,洪毅徹徹底底的休息了幾天。這幾日放空思想,只是玩耍,好不快活。有宜靜陪伴,洪毅說不出的開心,心想這難道就是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