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 地寶,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搗過的墨泥,按要求製成成品墨。
按傳統講,二月八月才是是合墨的最佳時機,因為天熱了墨容易變質發臭,天冷了墨塊不易乾燥。但洪毅擁有眾多技術條件,先造了過風迴廊,又採用水冷之法為半成品保質,硬生生總結了一套全年制墨的流程。
宜靜、蘭欣望著乾燥成型的墨塊,不禁歡喜雀躍。這寫字用的松墨,以往都是重金從遠方購得,如今卻出自己手,自然是成就感爆棚。何況蘭欣還經歷了全部流程,雖然辛苦無比,卻是所獲超值。這菸灰竟能變為墨寶,回想起來仍覺神乎其神,望向洪毅的眼神中,盡是無數小星星。
洪毅細細吩咐,菸灰收集要一如既往,料材妥善儲存。只待春秋兩季溫度適宜的時候,進行合墨的環節便是。姐妹倆銘記在心,幻想著美好未來。以已之手,用己之墨,書己之心,揚己之志,雖為女兒身,卻比無數男子都活的豪邁灑脫,不枉為人一世。公子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當真是驚喜不斷。
但在洪毅的眼中,卻是此處人傑地靈。閒暇時細細盤算,手頭的資源。黑水黑水,這黑色的寶貝,就有不少。松香墨之外,還有黑土地之肥沃,將來大力扶植農業,將這裡變成名副其實的北大倉,可養活無數人口,成立國之本。
煤炭木炭,各有其用,取暖之外,煤可促進冶煉飛躍,木炭可制火藥,這可都是鎮國之寶。最後是石墨,此地也是儲量不少。後世所知多者,是製作寫字用的鉛筆。若要普及全民教育,單靠毛筆蘸墨肯定不行。
以後還要造紙,配上鉛筆,使漢字盛行於北疆,推廣至四海。其實洪毅急用的,還是石墨的另一用途,製造鉗鍋和模具。
凡冶煉者,多為金屬,追求再高點,還有玻璃等欲求之物,熔點都是動輒上千度,甚至更高。其中難點,一為燃料,二為容器。現在煤炭已有著落,燃料不愁,配上水力驅動的鼓風機,熔之不難。
但以何物載之,卻是麻煩事。石墨熔點三千七百多度,高於眾多金屬甚至矽石,加之石墨的熱膨脹係數小,而且能耐急冷急熱的變化,可作為各種金屬及玻璃器的鑄模。
使用石墨後得到的鑄件尺寸精確,表面光潔成品率高,不經加工或稍作加工就可使用,因而還可節省大量金屬。尋到這石墨,實為此刻洪毅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
也不知道勘探隊的進展如何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