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章 詔書,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在特種作戰思維裡,像這般小規模精兵襲擾策略,只能以精兵對精兵,小股對小股的以牙還牙戰術應對。戰至曠日持久,還是比拼硬實力,看誰的底子厚,扛得住。

我國從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借鑑總結了這一套理論,建立了現代中國的特種作戰部隊。可惜這千餘年前,根本無人懂這一套,洪毅信手拈來的現成貨,也可縱橫天下,無計可解。

一連十數日,前線將士幾欲抓狂,糧草供給嚴重不足,軍心已然渙散。熟料這疲敵之策只是序幕,半月時間,渤海一方壞訊息接踵而至。首先是新近併入的達莫婁和烏羅護兩地,亂象叢生,各部餘孽舉兵反抗,鬧得甚歡。

國中兵力不足,大武藝捉襟見肘,每日裡愁眉不展。偏偏這上京城裡,起了流言,說弟弟大門藝與唐朝暗通款曲,欲陷黑水前線的三萬大軍於絕境。

渤海國傳至大武藝時期,歷經二三十年的發展,已有十餘萬戶,勝兵數萬。渤海國以高句麗後國自居,民眾囊括了靺鞨、扶余、漢、契丹、奚、突厥、室韋等諸多民族。軍制政體,效法大唐,又緊抓與唐貿易權,經濟富足。

外交上渤海國卻八面玲瓏,不僅與唐和突厥同時交好,還通使新羅,甚至為了達成平衡,暗結倭國。如此四敵林立的環境中,竟是讓大武藝生生立起了一個“海東盛國”出來。

各方面的長足發展,也讓大武藝漸漸飄了。本來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同種同源。但渤海發家之後,兵鋒所指,大部分都是揮向兄弟。一來黑水較渤海原始落後,柿子也要挑軟的捏。二來大武藝也有一統靺鞨的雄心,以圖揚名青史。此番出征,渤海國幾乎拿出了一半家底,物資供應連綿不絕,戰果卻是寸功未立。

其實派弟弟大門藝前去主軍,大武藝是做了兩手準備的。一來施加威壓,迫使其表明態度,廢棄親唐立場。二來若是大門藝仍執迷不悟,只能假借敵人之手,來做這大義滅親之事。

其實前線諸將都是心知肚明,對大門藝陽奉陰違,不甚待見。結果也在大武藝設想之中,大門藝到達前線後,果然是按兵不動,徒耗錢糧。如今這處處火起,危機叢生,不禁令大武藝內心驚懼。

所有諸事中,最要緊的還是自己這個親弟弟。其他事宜,慢慢處理不遲,但大門藝也是先王血脈,德行能力絲毫不遜於己。事關大位,大武藝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他招來最信任的臣子高懷仁,命他攜詔令去往前線督戰。若是大門藝果真通敵,證據確鑿,可持詔令殺之。

高懷仁奉詔倒也沒有多大意外,一山容不下二虎,國君渴望自立門戶,傲立海外。而大門藝親唐,主張依附中央,做一個羈縻州。如此志向不同,理念相悖,矛盾總有一日會爆發,只是看觸發點何時出現而已。

高懷仁即刻出發,率親衛十餘人星夜兼程。此前聽聞前軍鬧鬼,糧道屢遭偷襲,還以為是大門藝為自己無所作為尋找藉口,不料行至距大軍還有十里之處,便生了變故。

這長青的斥候,配了望遠鏡,又騎著最好的馬,早就將這敵方運輸線,當成了自己家後花園。這一日斥候正苦尋不到目標,忽見不遠處一隊人馬揚長而來,錦衣輕裝派頭不凡,心中大喜,馬上回稟去了。

長清紮營於糧道不遠處一片林原之中,得此急報,立即集結部隊。本來為防敵軍有跡可循,今日計劃休息的,不料來個意外之喜,當下四十餘人翻身上馬,小步躡行,靜待魚兒咬鉤。

高懷仁眼看即將抵達目的地,不由又抽了坐騎幾下,一行人吆五喝六,馬蹄高高揚起塵土,彷彿在給前面長清報信一般。長清暗笑,這敵人當真是蠢材,被襲擾了十幾日仍是張狂不已。此等好事,可遇不可求。

敵軍已入射程,長清不用弓箭,喝令全上勁弩。一隊輕騎自曠野裡斜刺殺出,瞬間一排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