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章 貴客,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極拳是中國武術中的拳法,顧名思義,是以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等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
普通人印象中,太極拳慢慢吞吞,實戰不強,實則未通其意。所謂四兩撥千斤,還有下句:千斤力在後,意思是,想要用四兩的巧勁化解對方千斤之力,首先你自己也得有千斤之力,足見太極拳重視實戰,以及對力量的客觀認識。
洪毅的太極,與截拳道一樣,是實戰技巧之一,與觀賞型的套拳不可同日而語,實則是殺人的手段。這一扣一拉,不僅借了那青年的力,還灌入了自己的那一份更大的力量,足以令對方身體失控,倒飛出去。
只是那青年能在剎那之間,領悟這化勁的妙法,以翻滾卸去成倍的戾氣,倒是讓洪毅刮目相看。那青年重新站定,已然收了輕敵之心,只見他穩紮穩打,緩慢又堅定的向洪毅迫近。
洪毅因時而變,跳躍起滑步,如那狂風走石,晃得青年眼花繚亂,心神不寧。特種作戰,不以打敗敵人為最終目的,而是把殺死敵人當成唯一目標,是以極盡務實,毫不花哨。
不過之前那鬍子大漢,也說的明白,此二人應是為邀請自己而來,是以洪毅下手也褪去了血腥,只是招招所至,仍是頸項、軟腹、關節這些要害,一時間拳腳無影,快如迅雷,青年周身登時險象環生。
此時那個觀戰的青年已然傻眼,好似這喚作四哥的鮮有敗績,如此狼狽更是罕見,未曾料到會在樂康居這等地方遭遇強敵。而”四哥”更是置身事中,其中滋味,有苦難言,本想一招制敵,反被甩翻於地,如今全身心投入,卻仍不敵。
洪毅的拳頭盡挑軟肋擊打,雖說不至於使自己失了戰鬥力,但招招先發制人,使得四哥頹勢盡顯。好在不消一會功夫,兩人紛紛躍開,洪毅抱拳道:“好靈性,”四哥則滿臉興奮,長揖道:“好功夫!”
那觀戰的青年還未褪去稚嫩,歡呼雀躍得奔來,也要向洪毅討教幾招。四哥少年老成,面帶顧慮之色,肅然道:“八郎,這位郎君殺伐果決,一看便知深諳沙場,可不是尋常的花把式,方才他處處留手,我才不致出醜,你就不要切磋了,莫逞強傷了自己。”
那稚嫩青年悻悻之色溢於言表,忽生一計,提出比試射術。洪毅暗道,這大唐的富貴人家,看來皆喜打鬥,以武會友。不過拳腳無眼,這比試射術,倒算得上良策,遂遞給長寧一個眼色,讓這小兄弟也湊個熱鬧,露露臉面。
長寧與這八郎年紀相若,心性同樣好勝,加之公子剛拔了頭籌,士氣如虹,一時間竟也手癢,跑回房間取了裂日弓,自信滿滿的邀八郎一會。這個喚作八郎的青年,眉眼英俊,透著養尊處優的貴氣,看起來平日裡經常習武,對射術也頗為自得。
可惜這別院不大,便提議以院外兩百步外的一棵高大的楊柳為靶,每人三箭,中多者勝。長寧是個鬼精靈,往往一個眼神,便能領會洪毅的意思,這是以武會友,一團和氣的節奏啊。只見兩人紛紛挽弓,六支羽箭不負眾望,全部命中,如此平局,皆大歡喜。
那四哥施禮道:“我等因郎君之曲,欲與結識,不料橫生枝節,倒令我等大開眼界。郎君不僅精通音律,身手亦是了得。如此大才,當為天家效力,為聖人解憂,前途不可限量,若郎君有意,我可代為引薦,不知兄弟意下如何?。”
洪毅謙和一笑,回道:”世間最灰暗的,便是這仕途,最痛苦的,便是被桎梏。我乃閒雲野鶴,最喜遊歷,醉心山水。音律怡情,武藝傍身,並非以此搏名爾。”
唐朝道教興盛,皇族李氏更是傍老子李耳為祖,青年見洪毅藝高且脫塵,淡泊名利,更為敬佩,遂引入廳堂,好生結識一番。廳堂之內,還有兩個青年,與那八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