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章 蝦夷,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和民族,便一再征伐,向北驅趕他們。至大唐時期,蝦夷僅佔有本州北部及北海道地區,並有一些散居於南庫頁島和千島群島上。

蝦夷人並不善戰,加之身體條件欠佳,是以在現代民族史上,幾乎被大和族同化抹殺,鮮有人知。然而在洪毅眼中,倭國雖是中華文明圈內的成員,卻從未真心融入過華夏,甚至隨著實力增強,數次侵掠大陸。

大和族狼子野心的秉性深植骨髓,欺軟怕硬,無恩無義,只存強弱之分。洪毅欲將這列島,還與它原本的主人,順便將中華文明的隱患,壓制在可控的範圍內。

蝦夷人原始落後,以木為矛,石鏃竹箭,自然打不過已進入封建時代初期,擁有金屬武器的大和族。蝦夷首領聞聽北方有勁旅南下,神兵利器,且似乎與自己友好,遂派此二人為使,先行打探。眼前的兩人,在蝦夷族中算是貴胄子弟,一行三十餘人,還在海上便被千里順帶擄了。

所幸洪毅早有交代,軍中不乏原窟說部裡,懂些蝦夷語的獵戶,充作通譯。雙方勉強能夠溝通,互相表明了態度立場,便熱絡了起來。長鎮見這些蝦夷人矮小體弱,又是獸皮為衣,渾身長毛,甚是厭棄。尋了個人少之機,不免牢騷滿腹的嘟嘟囔囔,引來洪毅一陣拳腳。

這北方民族,騎射無雙,縱橫草原荒漠,無可匹敵。然而世間萬般地形,加之險關城池,豈是一支騎兵便能高枕無憂的。這蝦夷人,矮小彪悍,煉一支近戰格鬥的勁旅,於扶桑多山的地形間,肆意揮灑,豈不得心應手。再者軍中斥候,特戰殺手,甚至未來那熱氣球上的空軍,都需要短小幹練之人。

其實洪毅心中,還有別樣心結,事關民族情緒,不便細說。這大和族,自是不能在北蒼眼皮子底下,討得好生活。念及此處,洪毅意味深長的對長鎮說道:“你可知這些毛人,什麼來路?”

長鎮一臉茫然,洪毅信口開河起來:“這毛人,叫做夏邑人,是與靺鞨同祖同源的分支。靺鞨常處雪原草地,逐漸人高馬大,夏邑久居山間河谷,是以慢慢矮小。但有一樣不會改變,他們都是長生天的人。”

眼見洪毅目光炯炯,長鎮哪敢不信。原來這野人,竟是失散多年的兄弟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