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章 烈士,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洪毅於入冬前回到了北蒼城,雖是年輕,但像這樣將時間耗在路上,還是讓他深感可惜。幸虧宜靜陪在身側,有一句沒一句的記錄著洪毅的零言碎語,倒是沒拉下什麼大事。

琉球歸附,南望臺灣,這寶島對於泰華至關重要。這種重要性不僅深植於曾經的領土觀念,更迫於現實的要求。

“泰華維度太高,糧食暫且不說,單看水果,百姓們就鮮有問津。若是揮軍臺灣,先不管中央山地,只要佔據平原地區,那麼無論糧食還是水果,都可源源不斷的供應。你可知那荔枝,便連唐國皇室都愛不釋手,由天竺國傳入的芒果和香蕉也是美味可口。若是海運時間過長,還可曬製成果乾。”洪毅心思已飄到了萬里之外,想著那陽光、沙灘,還有一位老船長……

說起食材儲存,北國流行挖窨子,地下環境可防止果蔬凍壞,空氣中富集的二氧化碳還可防腐保鮮,不過最大的問題也在這裡,窨子裡的氧氣不足,容易出現意外。

而乾燥或炎熱的地區,建一處通風大棚,將水果製成果乾,可大大提高儲存時長。洪毅靈光一現,做成水果罐頭好像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看來求索又要有新的立項了。

其實洪毅還有更為重要的考量,那便是繼續前進,控制南洋。“此時的臺灣,漢族稀少,高山族土著生活在那裡。更遠的南洋,也只有水真臘、狼牙修、盤盤、室利佛逝幾個國家,落後原始,不堪一擊。很多島上只有蠻人,他們還處於石器時代,海軍若是一路向南,抵抗不會太大。”

“這些熱帶地區,物產獨特且豐富,除了我剛才說的那幾種水果,還有一種叫做甘蔗的神物,原產地同為天竺,現在唐國的嶺南已有種植,此物含糖量很高,是製糖的重要作物。想想民間連吃鹽都難上加難,更遑論吃糖呢?人生百味,酸甜苦辣,到了民眾這裡,好似只有吃苦。若說人間天國,首先便是民生,泰華定要大力發展製糖,讓天下窮苦人,都能嚐嚐甘甜滋味。”

宜靜託著粉腮,最喜歡看洪毅天馬行空,卻又悲憫天下的樣子。在此時的大唐中原,糖早已不是什麼稀罕物,只是與鹽一樣,百姓能享之者少之又少。

中華民族自殷周時期,老祖宗便可提煉出麥芽糖,便是飴糖,而自漢代始,來自印度和西域的蔗糖,亦稱石蜜,便已傳入中國。只是這煉糖之術,直至唐代,方才引進。

兩人就坐在一處城中的長椅上,邊說著未來,邊理著頭緒。“還有一種叫做橡膠的植物,可提煉出天然橡膠。”宜靜覺得這話有點拗口,洪毅卻不管那許多。

“這橡膠伸縮性很強,工業中的用途幾乎無所不在。現下那蒸汽機的密閉,有了橡膠,便可做的更好,還能更安全。”

宜靜趕忙記下,又問這橡膠也在南洋?“呃,這橡膠原產於亞馬遜流域,和那番薯在一個地方,踞此恐怕十萬裡不止。看來這事得讓蕭大志他們去想辦法了。”

北蒼還是那個北蒼,但華人已不是曾經的華人。街頭巷尾,繁華熱鬧,各種店鋪門庭若市,大小行商往來穿梭,一切都顯得生機勃勃。一個穿著羽絨服的大爺牽著小孫子,買了一隻風車,小孩子歡喜雀躍,迎風奔跑,吹得風車轉個不停。

跑的累了,爺孫倆也來到長椅坐下,小孩子得意問向老人:“爺爺,你知道風車為何會轉?”老人裝作一臉錯愕,“這風車是新鮮物,至少爺爺小時未曽耍過。”

只聽小孩子振振有詞:“這是渦扇原理,配以空氣動力學,我一陣衝鋒,引得風來,便帶動了風車的轉動。”洪毅不禁被他吸引,懂得這個道理不難,現在小學自然課都有教授,但如此專業的術語,卻不是尋常人家所能知道的。

宜靜心領神會,笑問孩童:“小朋友,你懂得真多,誰教你的?”小孩子見大姐姐生的美麗,又和顏悅色,不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