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3章 夜探,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營州城內,四門緊閉,牆垛之上甲士林立,門洞之處更是填滿泥土,變得與城牆一般厚實。這種自困於城內的做法出自幽州長史趙含章,恰似烏龜遭遇強敵,縮于堅殼內,不雅卻極其務實,也算迫不得已而為之。

這趙含章算得上一員宿將,早在數日前就已經細細布置城防。彼時難民眾多,紛紛湧向城裡,趙含章恐糧草資源難以持久,本欲將其眾拒於門外。奈何自長安來了幾位貴人,擔心此舉會失了民心,趙含章只能硬起頭皮,讓難民悉數入城,並採用了此等龜縮的下策。

只不過如此一來,不僅斷了主動出擊、襲擾敵人的路子,而且人吃馬嚼,必不能持久,且之前契丹數次叛亂,人雖眾卻戰鬥力低下,不足為懼,但這次突厥竟也有萬餘鐵騎助陣,局勢變得險惡起來。

眼下守不守得住這營州,只能看放出去的信使,能否將被圍的訊息送達幽州。憑著城內貴人的身份,援兵想來會晝夜兼程,到時或可一戰。正思索間,忽的哨樓來報,契丹騎兵又來襲擾,趙含章聞言頭疼不已,這胡人射波羽箭便走,明顯是想盡快拖垮唐軍,難道此次營州百姓,註定難逃此劫?

卻道夏封侯舍了戰功,一路疾馳來到目的地,還未來得及勘察一番,卻發現了意外情況。本來預計空蕩蕩的原野上,竟從營州行來一支隊伍,老的老、小的小,盡是被遺棄之人。

這些人多屬奚族,契丹視其為叛徒,漢人喚之曰胡狄,天地之大,一時竟無個安身之處。幾日前,他們進了營州,豈料契丹大軍圍城前夕,守城唐將以無糧為由,將兩千奚族老弱病殘盡數逐出,任他們自生自滅。

夏封侯十數騎,都差點將這些惶恐之人嚇得四散,幸虧戰士們及時攔下,好說歹說,讓他們奔居延府而去。那裡雖說也無太多輜重,但好在被室韋控制,華族再困難,也不會見死不救,這些人或可免成餓殍。

蒼天有眼,不負善心,斥候們一邊引著難民北逃,一邊打探有無小主的訊息。蘭欣一行,與十幾頭病牛生死不棄,目標倒是明顯,沒多大功夫,就有一對爺孫,說見過這麼一群人。

透過樣貌描述,夏封侯越來越確信那便是小主的醫療隊,千恩萬謝的遞了一袋乾肉,好讓這爺孫倆活命。據老人所言,醫療隊入了營州便沒了音訊,後來未見得被驅趕出來,想是尋到了落腳之地。

這營州是有泰華鹽鋪的,雖說沒有直接聯絡,但小主身邊有海東青隨行,若要脫險,必是去了該處。念及此節,雖說都是揣測,仍讓夏封侯手心冒汗,心中激盪萬分,忙喊來鷹衛,一邊令其往營州放鷹,一邊更改任務目標,直直向東方進發。

還未遠遠望見城郭,鷹衛便收到了回信,夏封侯急不可耐,勒住馬頭硬擠過去,無比緊張的打望,急件上只有八字:小主有恙,困於營州!夏封侯大驚失色,好容易尋得了訊息,卻未料不是喜訊。

小主是傷了,還是病了,嚴重與否,這信上是啥都沒說明白,一時不覺惱怒,又譴了三人往大軍來路上返去,好報於將軍知曉。夏封侯只帶著七八騎,扯起五星紅旗,風馳電掣般奔到了營州。

城外,數萬胡馬嘶鳴不息,可突幹雖礙於突厥虎師的力勸,並未攻城,但兩軍接戰,擦槍走火在所難免。不時有契丹哨騎,幾十一群,突奔至城下挑釁,城頭唐軍雖然龜縮不出,但也有冷箭時常串出,驚得戰馬人立。

夏封侯不知高層往來,只道是這般光景,大戰恐怕一觸即發。小主的安危十萬火急,哪容得這般拉鋸。當務之急,需先知己知彼,略一計較,夏封侯便做了一個膽大包天的決定。

半夜時分,三更鼓畢,一個黑影自營州北面城牆攀援而上。夏封侯舍了全部裝備,只別了一把短小的格刀,隻身一人潛入營州城。幸虧契丹大營扎於西門,這北面唐朝的守軍便稀稀疏疏。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