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5章 來者,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夏夜,酷暑逐漸褪去,堅守了一整日的唐軍輪番休整。脫下沉重鎧甲的將士們,累的東倒西歪,浸溼了汗水的衣物隨手丟在一旁,藉著清涼的晚風休憩。

真正的古代戰爭,特別是面對高牆深溝的攻堅戰,進攻方是很少選擇夜間作戰的,原因無他,夜晚視線不好,攻城器械無法像白天一般操作,且盲目攻城,損失必然巨大。

作為遊牧民族的契丹、突厥,由於缺乏攻堅手段,哪怕佔據絕對優勢兵力,也往往選擇圍而襲擾,耗盡城內糧草之後,何愁堅城不破。

夏封侯的軍情中,那位突然到訪,地位凌駕於幽州長史與平盧節度使之上,迫使守將接納難民的神秘來客,引起了蒙知返的注意。此人必定來自唐國朝廷,且身份超然,若是突襲節度使幕府,擒獲此人,則可事半功倍。

短短半日,信鷹便從室韋軍營與營州鹽鋪之間往返七次,日後成為軍史教材的營州突襲戰,在外人看來,貴在出其不意,僅僅半個時辰,便結束了戰鬥,實則戰前的情報收集,作戰方針的確立,才是取勝的關鍵所在。

營州都督府內,幽州長史趙含章恭恭敬敬的立於一側,一個虯髯漢子小心翼翼,正向主位上一名青年彙報軍情。這虯髯漢子,正是當年在勃利城,與洪毅有過交集的房將軍,而主位上的,赫然是當朝皇帝李隆基的第五子,遙領幽州大都督的鄂王李瑤。

鄂王左右,還坐著兩個與之年齡相仿的兩個青年,三人雖說以李瑤為主,但看地位也不相上下。這幾位尊神,可把趙含章害苦了。原本可突幹露了反相,自松漠都督府揮軍出擊,北陷居延,南平饒樂,一舉拿下契丹與奚族各部。

趁著兵威正盛,想著以此為據,內立契丹新王,外找唐廷索要更多好處。孰料訊息傳至大唐,惹得年輕氣盛的鄂王大怒,在泱泱天朝面前,契丹就是一撮爾小國,哪怕他可突幹執掌契丹二十餘年,也不夠資格與宗主上國討價還價。

枉他堂堂皇子,見識非凡,卻因傲慢與激烈的態度,將可突幹直接推給了突厥。更可笑的是,刀兵無眼,沙場無情,眼高手低的鄂王竟帶了幾名親隨,輕裝趕來營州,欲一鼓作氣平復叛亂。

豈料可突幹老辣異常,早於邊境探得唐廷動向,待這貴胄一入城池,便指揮大軍將其圍困,妄圖甕中捉鱉,以唐皇子為禮,獻於毗伽可汗。

正所謂一招錯,步步錯,李瑤見契丹兵盛,不僅不長遠謀算,反倒是善心大開,不僅接納了奚國將兵,還把附近胡漢難民一股腦兒的放進了城。一時間,饑民、探子齊聚城內,令城防與物資立時緊張。

趙含章捉襟見肘,拆東補西,又狠下心來,硬生生驅逐了數千胡人,方勉強維持住局面。不過這些在高高在上的五殿下眼中,自然不是什麼大事,在他心裡,營州尚有守軍近萬,一旦幽州援軍抵達,仍可夾擊叛軍,立不世之功。

可惜事不隨人願,此番可突幹鐵心背唐,只有拿出誠意,才能讓突厥接納,唐廷皇子,恰恰便是最好的投名狀。在這弱肉強食的世間,弱者要想生存,必須依靠強者,否則不需他人,便是周遭與之同病相憐的同類,都會隨時給予致命一擊,使其萬劫不復。

可突幹為了拿下營州,將契丹大軍盡數調來此處,另外還請來了突厥兩旅虎師,五六萬人馬,聲勢浩大。莫說是房將軍,就算趙含章也不敢指摘李瑤的不是。營州眾將從上到下,只好硬著頭皮,嚴防死守,好在城池堅固,不過每日裡前來彙報軍情,仍不免被喝斥一頓。

眼前,房將軍才將糧草告急的話頭提起,便遭一頓痛罵。作為唐朝東北方的軍事重鎮,營州都督府下轄兩州一縣,物資供應向來充盈,結果一到戰時便漏洞百出,如何不令李瑤生氣。

房將軍低頭不語,心中不免腹誹一句,也不看看誰讓這城中多出幾萬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