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章 泰華,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洪毅又變成無家可歸了,但他心裡卻是洋洋得意。古代帝王,皇宮陵墓耗盡民脂民膏,守著所謂的榮華富貴,卻也失了自由之身。過往種種,警鐘長鳴,自己又豈會住進這金玉牢籠之中。

蕭萬壽心裡,有憂有喜。當初建此宮室,總覺得配不上洪毅,中央政府甚至密令遠在長安的蕭萬鈞,想盡辦法也要弄到那大明宮的圖紙建模。如今看來,再因一人之私,如此大興土木,亦屬畫蛇添足,反倒惹得洪毅不樂。只是憂心洪毅心繫他人,自己卻連個住處都全然不顧,也的確太不愛惜己身了。

喜得當然是那題詞,眼下宜靜年滿十六,莫說婚期,連個訂婚儀式都沒有,令蕭萬壽夫婦不免著急。如今這塊牌匾,說到底也算洪毅的表態,天無戲言,這塊大石也算落了地。

洪毅這份禮物,非同一般,變相在宣示宜靜的國母身份。至此千秋萬代,只要泰華在,這少年一代接著一代,都會感念這兩位人間天國的締造者。

蕭萬壽心中所想,卻也是洪毅之前盤算過的,如今功德圓滿,也便一身輕鬆。蕭滿根早得了長生天的本意,在那海邊崖壁之上,依著曾經小木屋的樣式,起一座二層小樓。房間不必太多,寬敞明亮即可,前後院落小巧精緻,栽幾株向日葵,立一架小秋千,正是所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情趣。

作為國慶獻禮,白令帶來的“北山”牌皮帽、皮衣、皮靴,已在不知不覺間打響了品牌。“鹿牌”乳酪,“北海”魚乾,“軍港”海帶絲,都為百姓之口帶來了無限歡愉。

據統計,經過一年來卓有成效的努力,泰華引進了二十多萬漢族移民,前來拓荒。三萬室韋勞工,因貢獻突出,授予泰華國籍,有了華人身份。另外玄武道、北山郡、留歸郡等地百姓也有十五萬,加上之前北蒼居民七萬,全國人口已近五十萬,的確是可喜可賀。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穆雲和白令臨行之際,洪毅特意給二人準備了一大批防凍霜和凍瘡膏。北地艱辛,自己深有體會,能為國戍邊,無論軍民,皆要倍加愛護。

洪毅讓穆鵬、長鎮在瀚海北岸稍作休整,開春之時,局勢必有所變。而白令也得到了新的訊息,白山一行順利無比,如今北陸郡已然建立,大門藝正籌建政府,移風易俗。

洪毅不僅詫異,雖說這當地土著人口不多,但進展如此神速,也是超乎了自己想象。細問之下,方才明白,如此結果,幾個愛將居功至偉。原來蕭馭迎娶了阿留申族女,而白山也為白令結了因紐特姑娘的良緣。政治聯姻開啟了局面,別具一格的部落聯盟制,作為過渡階段的特色,也頗具包容色彩。

大門藝極為謙遜,一再強調,是深受洪毅的啟發,才能有此成就。不過其也坦言,歷此數月,人困馬乏,又逢嚴冬將至,當修整至來年春末,才好南下。

洪毅連連稱好,心中不禁暗自慶幸,多虧當日急需理政之才,又遇大門藝進退維谷,得此賢良。包括現在行政學院的諸多教材,除了志學之功,大門藝和李晟恩也是功不可沒。

如此喜訊,亦使洪毅眼前一亮,心中一鳴。一紙行政令立即由中央政府簽發,由白令帶回北境。公元七二九年元月,泰華國四海道正式成立,轄下北山、留歸、北陸、庫頁四郡。

札幌,在蝦夷語中為“大河川”之意,為夏邑同胞祖居之地,著合併出羽軍府,成立札幌郡,一起歸四海道統制。隨著漢人移民的增多,帶來了幾個變化。一是經濟結構逐漸按照洪毅設想,向農耕社會迅速轉型,二是民族特色節日,也增多了起來。

按照老黃曆,進了臘月,春節便日漸臨近,這才是真正的一年伊始,就連洪毅內心,也是強烈認同。一幅幅春聯,開始出現於市集,福字貼畫,也流行起來。

此時的北方少數民族,多少受漢唐文化影響,春節偶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