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章 丹心,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醫精誠》,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醫學典籍中,論述醫德的經典文獻,為習醫者所必讀。大醫精誠醫德二要:

一精,即要求醫者要有精湛的醫術,認為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

二誠,亦即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發“大慈惻隱之心”,進而發願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譽”、“恃己所長,經略財物”。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

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悽愴。勿避險巇、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

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

洪毅一字一句,細細翻看著這《千金要方》,僅這前言,便如雷霆直擊,醍醐灌頂。以前曾言中國古人,創造何等燦爛文明,有心向往,卻無處循跡。如今單看這中醫一術,便有如此情操,先德後藝,標榜楷模。

再往下讀,乃《大醫習業》,粗閱一下目錄,裡面竟是應有盡有,金玉、骨石、草木、果米、魚蟲、獸鳥,能入藥者浩瀚如海。

此書成於公元七世紀中葉,共三十卷,內、外、骨、婦、幼面面俱到,就連足癬此類的面板科,都有涉獵,是綜合性臨床醫著,被譽為中國最早的臨床百科全書。更難得的是,此書總結了自黃帝《內經》至唐初的醫學成就,使中醫一術前後貫穿,源遠流長,不至於像後世一般,斷代殘章,失了許多精華。

洪毅熱血噴張,滿面潮紅,一把抓住清芬小手,問及此書來處。眾人不覺洪毅失態,只是頓悟此事幹系甚大,忙細細道來。原來蕭萬鈞一行,方至長安,便遇上這帝都正鬧疫病。所幸畢竟是大唐中心,疫病管控及時,逐漸平息。

不過此事卻點醒了一眾人等,多方打探收買之下,獲了不少醫書,著人送回北蒼,仔細研習,以備將來國家衛生事業所需。

洪毅一拍腦門,猶自沉浸在巨大的喜悅之中,連呼將書目盡數拿來。這一看險些噴了鼻血,《唐新本草》、《千金翼方》,還有一些更古老的典籍,如上古《素問》、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晉朝王熙的《脈經》.最讓洪毅感興趣的是《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由晉代皇甫謐撰於公元二五九年左右。

該醫書共十卷,後改編為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它將《素問》、《靈樞》、《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書分類合編而成。因此它較之《黃帝內經》的理論體系更為豐富。

其主要論述臟腑經絡、脈診理論、腧穴部位、針灸法及禁忌、病因病理及各類疾病的證候、針灸取穴等。是華夏最早、內容較完整的一部針灸著作。

“你們可知那《千金翼方》中,也有孫思邈老先生對《傷寒論》的見解和發展?這些醫書,很多有前人今人互相印證的觀點,真所謂學無止境,求索無涯啊。”洪毅不無感慨的說道。

驀然他又想起了什麼,問宜靜道:“孫思邈早已謝世,不知其是否還有傳人,我只道那盧照鄰深得藥王喜愛,可惜飽受麻風病的摧殘,最終飲恨。”

宜靜點頭說:“那盧照鄰不僅精通醫術,且博學能文,當真可惜了。不過中原曾有醫者孟冼,世間傳為孫大醫之徒,不知真偽。其著有《補養方》,專門論述食療與食養,頗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高深手段。”洪毅急問:“此公安在?”宜靜答曰:“已仙逝十餘年矣。”

洪毅不禁悶悶不樂,宜靜寬慰道:“我聽叔父說,這長安城中,有一名叫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