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6章 論壇,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託木為礦採中心,匯澤為紡織基地,這兩處地方作為三川道的治所,皆有不便之處。”海林察站在一幅巨大地圖前面,獨臂執杆,在向洪毅及其他同僚介紹其對於治所的考量。
“而堅昆寨位於葉尼河中上游,是曾經結骨國的中心,底蘊豐厚。道府若在此處,則即可富其地、馭其民,又可以為託木、匯澤之後盾,三城掎角之勢,戰略上也更為成熟。”
海林察顯然是深思熟慮,侃侃而談,“何況我看公子的鐵路規劃圖,恰巧途徑此處,將其建成貨品集散轉運中心,則對於振興三川經濟,將大有裨益。”
“如此三川,西有託木之煤,南有匯澤布匹,東有林原之木,北部諸民,蓄養牛鹿,乳酪皮毛藥材野菌,皆可生利。堅昆居中排程,全域性盤活,這新立之道,不僅不會拖累國家,反倒立成膏腴之地,拓疆前哨。雖然此地現在還未成為我泰華國土,但既有善策,對長鎮將軍順利進兵黠戛斯,也有幫助。”
對此長鎮深以為然,兵者,兇器也,有戰便有傷亡。想那黠戛斯也是漁獵之民,生存艱苦,若有良謀,或可不戰而屈人之兵,也符合洪毅的教導。
即便其貴族首領想負隅頑抗,只要對黎民大眾有利,亦可師出有名,爭取多數,使戰局起始便朝有利於我的方向發展。直至此刻,海林察深遠眼光,方被逐漸認可,這道臺一職,卻也實至名歸。
大局已定,剩餘之事洪毅也就不再過多幹涉。倒是匯澤正在如火如荼營建的紡織基地,需要好好整合一下。由於絲綢起源於中國,是以早在公元前一世紀,用於絲綢紡織的手搖紡車和腳踏織機便已先後出現。原始織機結構簡單,常見有腰機、豎機、綜版式織機等。
鹽幫之首楊定邦雖遠隔千里萬里,但緣於當年與洪毅的君子之約,心心念唸的便是為泰華出一份力。此時身在匯澤的幾百名織工繡娘,皆來自大唐江南,盛產絲錦之地,在投梭技術和蒸汽紡紗機研發成功之前,她們便將是紡織基地的靈魂。
而當初預留的倭國婦人,便是此間真正的勞動者。她們將在有序的培訓、管理、監督下,“發光發熱”。
海林察提倡的精細分工,就是要在這裡,進行更系統的嘗試。揀選、紡線、織布各自成立車間,獨立管理,務求令匯澤的產出效率,獨佔世間鰲頭。而洪毅也想趁此時機,與宜靜將這富國之策的理論基礎,研討一番。
洪毅所知的國富論,是資本主義時代的產物,詳細論述總結了生財之道,如社會分工、貨幣效用、勞動報酬、資本利潤等。其中關於提高生產力、資源分配和國家財富累積的內容,曾令洪毅頗感興趣,也便有些印象。
這些知識,提前了千年,在當下世界不知領先了多少,是以洪毅決定,還是與宜靜多聊聊這生財之道,使國力強盛。
另外泰華國中,銅錢銀錠幾乎皆來自唐國,這鑄造貨幣,才是真正的厚利。早有多人諫言,泰華當有自己的金銀銅錢,如此一來,彷彿才算真正將經濟命脈攥在了自己手中。
然而洪毅卻在盤算開設銀莊,發行銀票,以黃金貯備為後盾,取棉帛材質,以眼下的雕版印刷的工藝,當可一試。只要不脫離實際,以物產為本,將來大宗貿易,方能暢行無阻。
而一本線狀新書,正捧在洪毅手中,令他讀的不能自拔,此書名為《荀子》。其中一篇富國的文章,雖說沒有富國論那般淺顯易懂,卻更顯深邃,除卻利益的闡述,還有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諸多道理。
“萬物同宇而異體,無宜而有用為人,數也。人倫並處,同求而異道,同欲而異知,生也。”洪毅朗朗讀來,卻是對華夏祖先的智慧,更加的推崇起來。
天地萬物,同處一個空間,但形體各不相同,它們沒有固定的用處,卻對人們都有用,這是一條自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