喃喃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6頁,簪我長安花,喃喃果,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近日的京中,卻因為另一件事沸騰了起來。
此事如風一般,迅疾地刮過坊間每一個角落。
「你可知曉,昔日的陳太師那個遠渡重洋的小兒子,近來不僅平安地回了大衍,還運來了一船的奇珍異寶!」
作者有話說:
馬上要撒狗血了,緊張刺激激動。
第62章
「宮中的貴人,還在等著您呢。」
遠渡重洋十餘年, 仍能平安歸來,這本就是一件令人嘖嘖稱奇之事。更別說,陳弈英還帶回來了滿船的奇珍異寶。
據說, 他歸來的那一天,碼頭之上人頭攢動, 都爭著看這位歸鄉的英雄, 卻被滿船的財寶晃花了眼。
奈何, 沒有一人膽敢上前搶奪。
只因卸下的貨物, 被十來個英武壯實的男子護得嚴嚴實實。當中, 甚至有些發色膚色與大衍迥異的外邦人,使人不敢輕舉妄動。
自港口至京城不過百餘裡,訊息飛一般地傳入了京師之中。
京城中的震驚, 不比港口來得少。
還有不少人記得陳弈英這位太師幼子。據說是個憐花惜玉的少年郎,是不少小娘子的春閨夢裡人。
可惜,葉向禹案連累了陳家, 他也被皇上派去遠渡重洋。十年間沒有傳來隻言片語的音信。
那些記得他的人, 都以為他已亡故海外。
誰能想到如今, 傾慕他的小娘子們早已為人妻母,卻陡然聽說他平安歸來的訊息。
不由各自唏噓, 輕嘆一句造化弄人。
也不知, 當年的玉面小郎君,歷經海上的風霜, 如今又是何種模樣?
而除卻他們, 京城中的人更是翹首以盼他早日到達京城。不僅因為對他本人感興趣, 更因為那傳說中的一箱箱寶藏。
難道這世間, 真有京城人見都沒見過的奇珍?
於是, 在順平十八年七月二十六這一日, 阿嫵見證了這位頗有傳奇色彩的舅舅歸來的場景。
寬闊的街道被擠成狹長的一條,兩邊滿是前來看熱鬧的人群。而狹道之中,數十人被衙役擁護著,運送一個個寶箱穿行而過。
他們皆似英雄一般被歡呼迎接著,就連膚發與大衍人迥異的外邦人經過時,亦有不少人在喝彩。
而當中最令人矚目的,便是那位主事者。
陳弈英俊朗的面上,微有風霜之色。
可他身著錦衣、頭戴玉冠,腳踩綢靴、舉止從容,依舊是大衍君子的模樣。好似這十餘年的海上生涯,沒有留下絲毫痕跡。
他所經之處,掀起的歡呼聲愈發大了。
京兆府尹廖逢秋亦立於人群之中,指揮著衙役維持秩序。他一抬頭,便見到故人的面容,眼底亦有慨嘆之色。
與此同時,陳弈英也看到了他。
兩人如蜻蜓點水般互相一點頭,就默契地錯開了目光。無論如何,此時此地,都不是敘舊的時刻。
歡呼聲綴在一干人馬的身後,久久不曾散去。
陳弈英見狀,微微凝眸,望向了遠處。
不知道如此浩大的聲勢,九重天闕之中的貴人,可能聽得到?
衙役們護送著一行人,有驚無險地到達了陳府的門口。一行人馬都停了下來,等著首領的指揮。
陳弈英動作利落地下了車,面上看不出什麼波瀾,卻在扣上銅綠門環之時,怔了許久。
片刻之後他眸光一瞬堅毅,扣響了門環。
「不孝子陳弈英……」
「吱呀」一聲,門開了。
開門的是個年輕的男子,一見來人就下意識喊道:「爹——」
「……」
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