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3章 乙字卷 穩了(第一更求月票!),數風流人物,瑞根,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在國子監裡耽誤幾年,所以基本上沒有人願意來佔這個“小便宜”。

這也就相當於把三十個名額增加給了北直隸,加上永隆元年秋闈增加的五個名額,北直隸的鄉試中式名額增加到了一百五十五人,和學風興盛南直隸相比,也只差五個,所以說這邊的考中壓力要小得多。

“不僅僅如此。”範景文微微一笑,搖了搖頭:“這裡是順天府,天子腳下,皇城根兒,而總裁均由禮部直接派遣,那麼在選題上,愚兄估計肯定會更傾向於時政較為適合你發揮的,愚兄覺得你可以揚長避短,來填補你在經義上的短板。”

“哦?”馮紫英心中一動,他沒想到在順天府參考居然還對自己有這種優勢。

“其他各省可就未必了,嗯,這也是愚兄的直覺吧。”範景文微微一笑。

順天府貢院乃是全國最大的貢院之一,這裡不僅僅要承擔每科北直隸秋闈大比,同時明年全國春闈大比亦是在這裡舉行。

論條件,這裡的環境卻難以和南直隸那邊的貢院相比,但是神聖程度卻早就把南直隸那邊甩在了身後。

4500餘人,這是今科北直隸秋闈參試人數,而只有155個名額,那麼自然就能算出自己中式機率有多大。

當然對於青檀書院的學子們來說,他們的底氣更足,無論是在經義根基還是時政策論上,他們都要遠勝於其他尋常府學和私家書院。

整個青檀書院在北直隸參加此輪秋闈的學子共計19人,包括了範景文和馮紫英。

與前明的八股取士制度相比,大周經歷了這九十年的逐漸變革,尤其是元熙三十二年之後的變革,無論是秋闈還是春闈都已經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首先從三輪變成了兩輪,經義被壓縮到了第一輪,而且規制雖然也有嚴格要求,但是不再像之前那樣嚴格苛刻,而時政策論的重要性逐漸上升。

這也是馮紫英最大的底氣,否則他真的沒信心和這些自小就開始苦讀四書五經的同學們對決。

當第一輪的經義考試結束,馮紫英心裡是有些發苦的。

雖然意識到這是自己的短板,自己也覺得自己發揮得還不錯,但是下來和其他同學一對比,尤其是和範景文一探討,他就意識到自己在這個方面差距還有多大。

範景文倒不是很在意,馮紫英經義淺薄這是大家都知曉的,實事求是地說,周朝宗這一年多時間幫他的針對性補習已經讓他提升了一大截,當然你要和青檀書院其他學子比經義,肯定還有差距,但是你和其他書院府學的學子比,就未必遜色多少了。

所以當第二輪的時政策論考題出來的時候,範景文一看,心中便忍不住暗歎,這是在送馮紫英過試啊。

考題很簡單,“淺論北地災後官府應對事宜”。

這特麼和公然作弊有何區別?

雖然馮紫英他們送上去的是一紙《防疫備要》,但是參與者都清楚這其實涵蓋了水災之後的諸多防範事宜,而且更為關鍵的是這些學生們都參與了整個救災過程,不僅僅是青檀書院,崇正書院、通惠書院以及疊翠書院也都參與了,但你要下筆的話更需要從立意、策劃並結合實際操作來撰寫,這才是一本真正的好文,可這恰恰是之前自己一幫人所做過的。

可以說這道題出出來,四大書院都沒有怨言,畢竟京師城上一個月才遭遇了這場大災,而大家都參與了,唯獨就是國子監一幫人恐怕是吃虧最大的,但本身他們就沒有什麼存在感,所以自然也就被忽略了。

榆林鎮。

馮唐站在城牆頭上已經一個時辰了。

一動不動。

他知道今日便是秋闈大比之日,自家兒子從六歲開始讀書,到現在,整整八年,尤其是這兩年到青檀書院去之後的變化更是有目共睹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龍飛鳳翔

三水浪人

北朝南國

江山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