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晚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頁,掌中物,江河晚照,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者有話要說:
第四十七章
「我會去和三爺說。」
戚白玉最後這樣說了一句。
她看見對面白歌的眼睛似乎是忽然亮了一下。
不知怎的, 她心裡愈發憋悶起來,隨意叮囑了兩句要注意身體之類的,就離開了這個讓她覺得備受羞辱的地方。
從韶音閣出來, 戚白玉望向天邊的晚霞,軟綿綿的雲朵彷彿被鍍上了一層金色的邊兒,顯得格外有生氣。
她就靜靜的站在那裡,看著雲彩順著盛夏傍晚的風, 輕輕的移動。
似乎是許久, 許久未曾這樣認真的看過一次天上的雲彩了。
就好像, 她也許久未曾問過自己, 如今這樣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麼?
十六歲的戚白玉傾慕謝塵, 一心想要嫁給他,哪怕使勁手段,也要成為他的妻子。
二十六歲的戚白玉被丈夫厭棄,空守著個妻子的名分, 落了一身傷痛,最後只剩下滿心的不甘和憎恨。
而戚白歌呢,明明已經擁有了她想要的偏愛, 卻又避之唯恐不及。
與她而言,這比在她面前炫耀那些寵愛, 更令她覺得被羞辱, 被踐踏。
她抹了一把臉上的涼意,忽然轉過身, 對著身邊的丫鬟道:「走吧, 去莫忘齋。」
·
莫忘齋。
謝塵翻著遼東傳回的信報, 兩封信, 一封是遼東按察使張士奇的回信, 另一封則是來自遼東副總兵鄭況。
這兩人,都是三年前謝塵剛剛接手吏部時就安插到遼東的,這兩人一文一武,一明一暗,是他掌握遼東情報的主要來源,如今才算是派上了大用場。
男人白淨修長的手指擺弄著兩封信,將它們一一鋪開到桌案上,指尖分別落在兩封信中的兩句話上。
「私開互市」
「疑似通敵」
謝塵注視著這兩個詞良久,忽然嘴角勾了勾。
這可真是有意思了。
他原本還在想,就算太后有意與昌王結盟,可照目前的形式來看,太后明顯是還在搖擺不定的,那昌王又憑什麼在越敬澤的事情上給太后這麼大的面子呢?
一直以來,在這件事中,唯有這個關節謝塵一直沒有想通。
可如今,遼東按察使張世奇已經查到有人在遼東邊境私開互市,且不是小規模的,而是大量向北邊的阿速部販賣私鹽與茶葉。
要知道,因與韃子多年交戰,早從先帝時期起,朝廷就已明令禁止互市的存在,為的就是斷了韃子的鹽茶來源,甚至因此採用了極端的連坐制來管束。
雖然儘管有這麼嚴格的限制,已久會有邊境上的小民冒著生命危險與韃子做交易,但也都是雙方底層人民的小規模交易。
而能讓張士奇如此重視,甚至,折了手下三個探子才查出來的這個互市,這背後必定有遼東當地權勢極大的人在操縱。
只是幕後之人,張世奇現在只隱約懷疑,但並無確鑿證據。
而遼東副總兵鄭況的信,則更為簡單的指出,雖然現在朝廷並無大規模對韃子用兵的意圖,可一些小型的百千人規模的區域性摩擦一直不斷。
而在這其中,鄭況敏銳的察覺到,韃子對遼東軍隊的整體佈置似乎知曉的很清楚,幾次小規模戰役中都佔著上風。
因此他推斷,遼東軍中疑似有人通敵。
只是,具體通敵之人,他也只能是猜測,而沒有實際的證據。
謝塵看著兩封信,兩位心腹給出的人選並不一致,可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張世奇猜測的幕後之人是遼東鎮守太監吳衡。
而鄭況認為的通敵之人,是在遼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