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夾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節,小花匠的農園生活,南瓜夾心,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家人駕車來到了兩姓村。
為了配合民宿的開業,村口這邊現在豎起了一塊大牌子,上面有它們兩姓村的村名,下面則用大字標註了民宿,然後一個紅紅的指向裡面的箭頭。
有了明確的指示,路就好找了,根據指示牌,許晴的丈夫將車子開到了村裡。
一進村鮮花遍地,村民們不論是哪一家,房前屋後都種滿了鮮花。
現在正是花開最好的時候,一路行來奼紫嫣紅,蝴蝶飛舞蜜蜂嗡嗡,草青山綠溪水潺潺,遠遠的有農耕有山田,高壯的玉米地和成排的花棚,一家人將田園景色盡收眼中。
不知不覺車裡的人都降下了自己一側的車玻璃,微風拂過花香帶著青草和泥土的氣息,深吸上一口幾乎可以盪滌心靈。
已經退休的許家媽媽看著不遠處山上的農田和正在耕作的人,頗有感慨的說道:“想當年還沒進城的時候,我和你們大舅、老姨也是要上山幹農活的。那時候日子過的雖然苦,但總感覺有滋有味,現在想想都還覺得很有趣。”
“不只是親家母你,我和小於她媽,我們當初就是下鄉的時候認識的。一個地方的知青,在一起生活、學習、戰鬥,那時候的革命情誼,到現在都是毫不褪色的,我們當年下鄉時候的那些老朋友,到現在還有聯絡。”
老人們湊在一起憶苦思甜,開車的於先生則仔細看路。
幾分鐘之後車子行駛到一處非常寬敞平坦的空場,空場上有牌子寫著寶家民宿停車處。
這邊原本是寶家一處已經荒廢的菜園,民宿整修的時候這裡就被拆平做停車場了。
下了車之後的一家人根據指示牌繞過停車場,沿著寶家宅院的院牆一路走到了正門。
領著孩子的許晴長出一口氣說道:“總算到了,這家的宅子還真大,光繞院牆就繞了十幾分鍾。”
就在她說話的時候,她老公已經走上前去拍門。
哐哐哐,哐哐哐,門上的銅環撞擊厚實的木門,幾秒鐘後大門被人從裡面拉開。
一家人就見晨光當中,一個一身整潔清爽俊朗的年輕人走了出來,見到他們之後未語先笑,臉頰邊上淺淺的酒窩讓他人看起來特別有親和力。
俊朗的年輕人向著他們問道:“請問幾位是來寶家老宅住宿的客人嗎?”
被迷在對方笑容之中的許晴這才反應過來,取出自己的手機,找出自己的訂單遞給年輕人回答道:“對,我昨天在你們這邊預訂了房間。”
周全檢查了對方的訂單,又取出一個手機掃描了他們的訂單號,確認無誤之後將他們迎進寶家的大門。
一路引著對方來到二進四間主屋裡的東屋,把人送進去之後取出早就準備好的今日選單還有紙筆遞給他們說道:“這是本店的選單,粉紅色上面的那些是我們的招牌菜,淡綠色選單上的則是每日特色。各位最好將午飯和晚飯都選出來,這樣時間充沛,一些功夫菜才能來得及製作。”
周全說話的時候,許晴的家人們幾乎沒人將注意力放在選單上。
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被屋子裡面的擺設和物件深深的吸引了。
許晴媽媽用手摸著房間裡面的箱櫃感嘆的說道:“都是實木的老傢俱,真正的老樣式,我上次見到這樣的東西還是在我外婆家裡。”
小於先生的母親聞言仔細的打量火炕上面的炕櫥說道:“這些東西我以前只是聽說過卻沒見過,咱們這邊的老規矩,大戶人家出門子嫁妝裡一定要有成套的傢俱。我們家祖上八輩貧農,奶奶說她出嫁的時候孃家就給了幾床鋪蓋,我記得我們家那時候屋子裡面最大最實用的東西就是炕了。”
母親們在回憶過去,小夫妻則帶著孩子開始在屋中尋寶。
“哇,窗戶真的是紙糊的,用紙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