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佛跳牆
半隻榴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章 佛跳牆,魔君!你死去的師姐在廚宗當廚子,半隻榴蓮,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佛跳牆的菜名由此而來。
此菜工序複雜繁瑣,光原料便要十八種之多。
虞歸晚回了廚宗,便一頭扎進了菜園子,花了一下午的時間,找齊烹飪此菜所需要的食材。
當天晚上回去,還沒有著急動手,而是將幹鮑魚、幹海參用水浸泡起來,在上頭施了一個小法術,等第二日早上去看,原本需要花更多時間浸泡的鮑魚海參就已經發得很好了。
佛跳牆被譽為‘天下第一湯’,可想而知,吊湯是做這道菜的關鍵。
豬蹄、雞爪、瘦肉、龍骨、豬皮、雞、鴨等七種食材各一斤,分做兩份裝入壇中,加入清水,大火煮開後,小火煨上四個時辰。
中途加上一條兩面煎的金黃的鯽魚,可以使湯汁更加奶白鮮美。
四個時辰後,將熬好的食材和著湯一起,反覆攪碎,然後用細膩的紗布,濾去殘渣,便得到了一碗鮮美的濃湯。
濃湯重新入壇,將之前留下來的另一半吊湯食材倒進去,加上一塊兒冰糖。
另取香葉、八角、桂皮和著幾片姜,放在熱油中炒香後,放入罈子裡,同濃湯一起,再次用小火煨上四個時辰。
利用這個時間,虞歸晚又拿出一罈黃酒,此乃製作佛跳牆金湯的關鍵。
黃酒倒入鍋中煮沸,鍋裡亦點上火,上下兩層火一塊兒燒,能使裡頭的酒精揮發乾淨,用這樣煮好的酒熬湯,成菜後,湯才不會酸。
不到半個時辰,黃酒煮得差不多了,倒入壇中同湯混合,再拿過準備好的幹荷葉蓋在壇口。
四個時辰一到,虞歸晚關火起壇,荷葉一揭開,香氣頓時向四周飄散,引得正房中的季臨風都忍不住出來問道:“做的什麼靈食,居然能有如此香味?”
虞歸晚得意挑眉:“這才哪兒到哪兒啊,等做好了,更香!”
“還沒好?”季臨風一向陰鬱的臉上也忍不住露出些愕然,
她都在廚房忙碌兩天了,就是頓條龍,也該熟了。
虞歸晚暗道:要不說這菜繁瑣,需要十分的耐心。
她將湯裡的食材撈出來,用紗布再次過濾,加了黃酒燉出來的湯已經從奶白變為金黃,金燦燦的一碗,香濃的味道沁人心脾。
剛想說麻煩的季臨風,聞到這極致的香味,不自覺的將嘴裡的話嚥下去。
她將裝著湯的碗,放入她自制的小冰箱中——其實就是填滿了冰塊兒的乾淨木箱,用上了小法術,冰塊兒一晚上也不會融化,保鮮製冷。
第二日再去看,昨日的湯已經沉澱下來,上面飄著一層白白的脂肪,用勺子將其去除,只留下底下的金湯。
金湯重新入壇,加上玉露同醬油調味,再將螺頭、元貝、海參、鮑魚、蹄筋、魚唇、魚肚、鴿子蛋、冬圭、花菇、魚翅等十一種食材一同放進壇中,幹荷葉封口,小火煨上兩個時辰,美味即成。
虞歸晚取出早就準備好的罈子,同熬湯的罈子不同,她準備的這小罈子精美別緻,還帶著蓋兒,最重要的是小巧,裝滿一小壇,正好是一個人的份兒。
做一次佛跳牆不容易,除去準備的時間,光從熬第一鍋湯開始,距今就已經過了三天,自然不能光讓楊崢一個人享受。
因此她放了十足的料,做了滿滿一大壇,正好裝滿十個小罈子,除了楊崢的之外,她自己跟季變態、自家師尊跟三位師兄、丹宗的陳師伯、還有柳園跟紀師姐幾人,都能分得一份嚐嚐鮮。
將這些都放在儲物袋中,端了一份正要出門,卻見季變態正站在正房門口,貌似不經意,卻又一眼一眼的望著她。
雖然沒說話,又好像全說了。
虞歸晚看著他,卻見他那強裝矜持,又掩飾不住期待的模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