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5頁,求生倒計時,木兮娘,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有他從戰場上回來一蹶不振,昌平既照顧在朝廷和後宮之間周旋而疲乏的母后、又替他討好父皇,還幫他打理府中事務,剛及笄的小姑娘硬是用她單薄瘦弱的肩膀替她無能失意的兄長撐起風雨。
那個時候,昌平還是個好姑娘,脾氣驕矜些、霸道些無可厚非,畢竟是最受寵的嫡長公主,天底下的好東西都合該送到她面前博她一笑。
後來怎麼變了?
現在怎麼就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想不通緣由,或者心裡其實能猜到緣由,只是元狩帝不想去追究誰錯多一點、誰又対多一點,兄妹之間的這段恩怨是該了結了。
「昌平縱私慾、進讒言,禍亂東宮,蠱惑皇后,致前朝社稷動盪,朝臣不安,褫奪一切封號爵位賞賜……」頓了頓,元狩帝說:「賜鴆酒。」
到底留了昌平全屍。
但在這時,將心神大傷的謝氏送離皇宮的趙伯雍重返紫宸殿,撩開官袍,五體投地,伏地不起:「庶人昌平牽涉兩江大案,包括構陷石商,奪其私產,害其性命,貪汙受賄,幕後把控江南漕運走私大罪,為消弭罪證而殺採石場三百人——罪行滔天,罄竹難書,殺人償命,但人死則前塵盡滅,昌平之惡,不足以一死泯其罪,更應將其罪行昭告天下,還黎民百姓一個公道!故微臣請求陛下將昌平交由臣問審!」
元狩帝面無表情地看他:「朕記得承玠沒任何職務與兩江大案相干,再者昌平還未問審,你怎麼知道得這麼詳細?莫不是去年主審江南科場大獄順道查出來的?」
趙伯雍聲音裡壓抑著極其沉重的情緒,「臣方才在宮道上,先後遇到陳尚書、杜度支、高同知還有康王殿下,從他們口中得知一些與兩江大案相關的細節。回紫宸殿時,遇到臨安郡王,終於知道五郎為何刀斬三百官,為何——」
太陽穴處青筋暴突,腮幫緊繃,死死咬住牙齒,用力得牙齦滲血,腥甜的味道縈繞於舌尖,不斷刺激著趙伯雍,直勾勾瞪著地面的眼球布滿猩紅的血絲。
「為何將斬落的腦袋掛在公主府門口,為何執意將昌平推到天下人面前!」趙伯雍一字一句,痛得撕心裂肺:「概因五郎親眼所見三百人葬身火海,概因背負血海奇冤的兩江百姓將那冤屈訴至五郎面前,因他清正廉潔,愛民如子,不忍黎民百姓冤屈沖天,卻又不能不顧及山河社稷!不能不忠君報國!一邊是主辱臣死,一邊是冤屈沖天的黎民百姓,趙白魚五內俱焚,肝腸寸斷,有口難言,唯有冒天下之大不韙,唯有背負不孝殘暴之名任天下士子文人攻訐,既捍衛君王顏面,又為民申冤,懲戒惡人!」
話語底下潛藏的真相彼此都懂,而今昌平逼宮謀反,罪證確鑿,無論查出多大的案子都不會牽扯出元狩帝,因為沒人會相信一個逆黨叛賊的話。
雖沒完全撕開元狩帝的臉面卻也令他対不識趣的趙伯雍生出一絲惱意,顧及昌平惡事做盡,他也的確理虧三分,便忍耐著說道:「承玠,朕知道你心有舊怨,但太后年事已高,褫奪昌平爵位封號,貶為庶人,還賜死……太后二十年沒見昌平,早已思女入骨,病了許多次,但是昌平回京的這段時日,她老人家仍顧及你,哪怕唯一的女兒到了眼皮底下也拒絕見面,若是讓她知道昌平受盡折辱,該如何心碎神傷?」
趙伯雍堅持道:「陛下,兩江百姓需要公道!」
「你!冥頑不靈!你就這麼記恨當年的事?是不是這二十年來也偷偷埋怨過朕?」
「臣惶恐。」趙伯雍以頭搶地,連碰三下,霎時青紫血紅一片,「陛下可還記得混亂之時,昌平対五郎說了一句話『二十年人生受我擺布』?」
元狩帝頷首,當時聽完,心裡閃過一絲異樣,只是沒來得及多想,如今仔細向來十分古怪,連帶著昌平対趙白魚異常的厭恨也古怪得厲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