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2頁,求生倒計時,木兮娘,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呢喃一陣,皇后回過神來,召人進來,神色慵懶地吩咐:「送個入宮的帖子到昌平那兒,便說我很想見她。明晚我想在慈明殿後方的水榭處辦個小小家宴,去個人請示太后她老人家是否願意借讓水榭。」
殿內兩名婢女聽令。
此時文德殿。
奏摺批改到一半便再也靜不下心的元狩帝驟然拍桌,厲聲說道:「召霍驚堂速速進宮!」
大太監趕緊領命。
臨安郡王府。
大太監趕到時,發現大門門口停著一輛樣式普通的馬車,本來沒放在心上,結果轉眼發現下來的人是當朝宰執趙伯雍,趕緊就過來拜見。
趙伯雍:「你到郡王府來是陛下有旨意?」
「小郡王無詔擅離西北,東宮剛參完一摺子。您說那趙白魚打兩江惹出來的麻煩還沒解決,這頭小郡王又鬧出事來,明兒準一群人參奏。這不,陛下盛怒,令我趕緊傳召人進宮。唉,我看這郡王府流年不利啊……対了,趙宰執怎麼也在這兒?」
趙伯雍:「我來……來問問兩江的案子。」
大太監沒有懷疑,那案子鬧太大了。
趙白魚回京之前,不僅民間吵翻天,朝野上下更是激情發表觀點,分成趙白魚應權通變、弘思遠益,應當從輕處置,和趙白魚目無法紀、剷除異己,當從嚴從重處罰這兩派,吵得臉紅脖子粗。
前一陣還鬧出宮門口文臣因此事而擼起袖子打架的事兒,那門下侍中章說令被當場打掉一顆牙,第二天早朝哭得上氣不接下氣,非要元狩帝給他個公道。
元狩帝本就心煩氣躁,再被這麼一鬧,不分青紅皂白就斥責兩人,再有西北大捷,大夏來使將訪京都商議和談事宜緩和氣氛,趙白魚刀斬三百官的事才算冷卻幾分。
本來令刑部問審趙白魚,進展挺順利,誰能料到橫生枝節,東宮親自去抓人,還能被小郡王這混世魔王給攔了回去。
大太監和滿腹心事的趙伯雍一時沒話說,好在這時門開了,大太監正要進去就被海叔攔下來。
海叔送上一封信,笑眯眯說:「是郡王給陛下的信。」
大太監:「陛下速詔臨安郡王進宮面聖,這信啊,讓小郡王親自拿給陛下。」
海叔:「我們小郡王說了,為防有人趁他不在抓走小趙大人,他決定寸步不離小趙大人。如果要問罪,連他一併帶走,陛下要是害怕小趙大人逃跑,可以圈禁郡王府。」
大太監懵了,小郡王是真打算把抗旨不遵落實?
他苦口婆心地勸說,都被海叔三言兩語擋回去,耗了大半個時辰愣是連門檻都沒跨進去。
至於趙伯雍,倒是趁機被請進去。
只是大太監不知道趙伯雍被請進前廳,晾了半個時辰後又被海叔恭恭敬敬地請出府。
海叔還是笑容和藹地說:「實在対不住,我們小郡王好話歹話說了一通,小趙大人還是不願見您。」
事實是趙白魚壓根不知道趙伯雍來了。
趙伯雍心知肚明,點了點頭,卻沒說什麼,轉身就出府。
當他跨出郡王府,霍驚堂突然出現在大門旁邊,雙手攏在寬大的袖子裡,懶洋洋一句:「趙大人慢走。」
趙伯雍張開嘴就準備說些什麼,被霍驚堂迅速截住話頭:「都亭西驛有一個叫高遺山的大夏來使,本是大夏宰相之一,因主和不主戰,被國師桑良玉視為眼中釘,被迫代表大夏出使這次和談。他是宰相,知道不少辛秘,包括夏國如何從大景獲取大量銅鐵銀。」
趙伯雍心生不解,只是反應快速地頷首,配合霍驚堂的表演。
霍驚堂垂眸,神色冷淡,「那麼,回見。」
言罷關門。
趙伯雍呆立一會兒,轉身回馬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