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7頁,求生倒計時,木兮娘,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良久,元狩帝開口:「承玠,你說麻得庸該不該饒?」

趙伯雍:「回陛下,麻得庸失職的確罪該萬死。但如果不是賢臣良吏,何以會出現四省三十八府一百八十名官員聯名保奏?這一百八十名官員不是同批進士,也有非同僚、非舊部,更有不是同一恩師之人,想來也不是朋黨。即便是朋黨,誰會為了一個七品地方官聯名保奏,換來陛下質疑其為朋黨的可能?」

元狩帝:「你意思是要饒了麻得庸?按律不讓道,還撞翻官糧就該革職流放,何況他負責的貢品因此沉河,既是不祥徵兆,又令太后失望傷心,朕不砍了他腦袋已是開恩,還想饒他?簡直做夢!」

趙伯雍:「如果麻得庸亡羊補牢,將功補過,倒是能饒。」

元狩帝:「亡羊補牢?那二百石的糧食和廣東運來的英德石盡數沉河,難不成差人去打撈?」

趙伯雍:「洪州知府來信,道是麻得庸散盡祖上家業,分別從廣東重新運來一批上等英德石,還從兩浙糧商手裡高價購買超過二百萬石的糧食,目前已經抵達京都府,就在城外準備過水門。」

「哦?」元狩帝來了興趣,傾身問道:「他還有這等本事?這一路運來,財力物力和人力可耗費不少。散盡家財……呵,祖上家業不薄啊。」

趙伯雍:「江南富庶,底子厚,實屬尋常。」

元狩帝:「做到這份上了,朕是不得不開恩典啊。」

趙伯雍跪下:「陛下聖明。」

元狩帝:「罷了,畢竟是太后壽誕,不宜見血,既然大赦天下,便讓麻得庸也得幾分恩典。如果能讓太后高興,朕不僅不罰他,還得賞他。」

趙伯雍又道:「陛下仁慈!」

元狩帝:「今日奏摺都送到了,你下去忙吧。」

趙伯雍:「臣告退。」

步步後退,到殿門口時遇到來覲見的康王,互相問好便一個退出一個進殿。

康王走了幾步,忽然回頭看遠走的趙伯雍,心思轉了幾圈,來到元狩帝跟前說道:「皇兄,各地進供的壽禮都送到慈明殿去了。臣弟還在民間搜羅了一支雜耍,特別有趣,府內不少達官貴人都請去府裡表演,聽聞他們近來編排一出八仙賀壽,還沒開演。臣弟自作主張請他們在太后壽誕上表演。」

元狩帝:「你有心了。」

康王見元狩帝心不在焉,不覺奇怪,他這位皇兄最孝順,去年沒能大辦太后壽誕便耿耿於懷,今年更是事事親自過問,怎麼這會兒不關心?

「皇兄有心事?可是跟趙宰執有關?」

元狩帝敲桌:「你上來看看這些奏摺。」

康王從善如流,仔細看完三本奏摺感覺不太對,連忙快速翻閱六七本奏摺,心中大為震驚:「都是來替麻得庸求情?這麻得庸是什麼人,有如此大能耐,竟能在十日之內便重新從廣東運來一批英德石,還能從兩浙糧商那裡籌到二百萬石糧食!」

元狩帝:「朕在意的是這份保奏名單,一百八十人,兩江、廣東和福建四省都有人。」

康王:「是朋黨?可他一個七品判官,沒甚門路,如何引得這麼多人為他保奏?便是他上差洪州知府管文濱,我看也不見得能有這麼多人保奏。」

元狩帝:「知道廣東來的英德石是以誰的名義進貢嗎?」

「借管文濱的名義,實際是昌平公主的孝心——」康王一驚,愕然地看向元狩帝黑沉沉的眼睛:「是昌平?」

元狩帝不語,便是預設的意思。

康王直覺奇怪:「管文濱和麻得庸都是昌平的人?為了一個麻得庸,暴露自己底牌,長公主不至於這麼蠢。」

元狩帝:「她是在向我示威。人在江西,卻能從廣東送來英德石,又值太后大壽,進貢壽禮還偏要借管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