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1頁,求生倒計時,木兮娘,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伯雍走在最前面,不時頷首回應經過他身邊,同他拱手行禮的同僚,自也有人刻意攀談,都被三言兩語打發。
走了宮道一半的路程,趙伯雍瞥見東宮的身影便加快腳步,假裝沒看見人。
太子看了眼趙伯雍逃也似的背影不由嘆息,不過是想從趙宰執這兒探聽點四郎的訊息,真沒打算做其他。
四郎秋闈中舉,為了應對接下來的省試、殿試,被拘禁在家苦讀,已是許久沒見四郎呼朋喚友遊京都的身影了。
「二哥?」
太子回頭,見是六皇子,好心情稍退但臉上掛起笑容迎了上去。
此時趙伯雍穿過宮門,瞥見前方陳師道、高同知等人正激烈討論著,走近了便能聽清他們討論的內容,是方才在早朝上提出的『便糴』良策。
確為良策,連他聽完也不由感慨想出這良策的人不僅對天下商事瞭若指掌,還有一顆大庇天下蒼生的心胸,因此十分好奇究竟何人獻出的良策。
只可惜一靠近,陳師道便是陰陽怪氣、尖酸刻薄的模樣,趙伯雍敬他三朝元老之名,不得不退避三舍。
眼下聽他們提及便糴,趙伯雍下意識放慢腳步。
「……為何兩浙不能配合北方四省?」
「兩浙的私鹽案還沒了結,這頭讓它出交引,引流北方四省,不是添亂嗎?」
「我看你是心存偏見,怕老夫的學生以權謀私!」
「你看你說到哪裡去了?趙小友去的是兩江,他就算想以權謀私,人也得在兩浙才行啊。你看你,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你說老夫小人?」
「誰應說誰。」
眼看陳師道就要擼起袖子在宮門口和耿直的工部侍郎範文明幹架,一直圍觀看戲的高同知連忙出來打圓場。
「諸位,諸位!既都是同僚,又是為百姓謀福祉,何必大動干戈?要我來看,兩浙因私鹽案的確亂了點,但它是產鹽大省,也是魚米之鄉,如果說誰能幫助北方四省落實便糴良策,除了淮南,唯有兩浙了。不如聽我一句,兩浙也發售交引,但限制數量,看個情況先,如何?」
一番話說得中肯,兩邊都幫到了,意見相左的兩幫人馬便都消停。
高同知優哉遊哉地轉移話題:「說來趙小友年初時方行過弱冠禮,諸位都有誰去了?」
大部分人礙於情面去了趙四郎的弱冠禮,不過欣賞趙白魚的人私下精心挑選弱冠禮送去臨安郡王府,其心意不比趙鈺錚差。
範文明嘆氣:「我是去了,就在人群裡。」他直搖頭:「趙小友的字怎麼能任由小郡王取呢?怎麼也該是陳老。」
陳師道連連點頭,悔不當初。
高同知笑呵呵安慰:「趙小友還沒有別號吧?別號也可以友人、長輩來取,倒不比字差哪裡。」
陳師道表情僵硬。
高同知略詫異:「有別號了?」
陳師道面無表情:「可記得暮歸先生?」
提出夜市開放良策的暮歸先生也是趙小友?
這倒是稀奇。
一行人漸行漸遠,越過刻意放慢腳步的趙伯雍,而趙伯雍不知不覺停下腳步,眼中浮現出無法掩藏的震驚。
趙白魚?怎會是他?!
他怎麼會是暮歸先生?他還是獻出便糴良策之人?
當朝宰執、萬人之上,自信到有些自負的趙伯雍頭一次感到些許茫然無措,他最欣賞的隱士和他唯二憎惡的趙白魚是同一人?
……趙白魚當真不肖其母,當真是言行如一的君子?
贛商會館門口,一輛外表普通的馬車停在外面,裡頭下來一名頭戴冪籬的女子和一名戴著斗笠、些許駝背的老男人,一前一後進入會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