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7頁,求生倒計時,木兮娘,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民怨沸騰,糧商罷市,此為其一。俗言道『穀賤傷農,谷貴傷民』,如果漕司使不能及時完成朝廷要求的歲額,勢必影響到今年和來年的農田收成以及兩江百姓,此為其二。其三,糧倉補給不及時,倘若今年桃花汛、伏秋汛淹了農田,或再發生去年黃河決堤的災禍,不能及時送去賑災的米糧,豈不餓殍千里?」章說令慷慨陳詞:「因此臣諫言,當從兩江挑個人先頂上漕司使一職,令糧商開市,解決民生問題,安撫民怨,再行糴糧一事。」
但也有人出來仗義執言,道趙白魚性情溫和而剛直,向來秉公執法、一心為民,絕不可能縱容屬下強買強賣,更不可能為了政績枉顧民情。
「俗言民不與官鬥,趙白魚到兩江滿打滿算才半年,他行事再激進,哪怕真是個貪官汙吏,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造成糧商罷市、民怨通天的亂象。依臣看,其中必有蹊蹺。」工部侍郎範文明出列說道:「趙白魚到兩江便辦成兩樁大案,抓了私鹽又捅破漕運走私,肯定得罪當地贛商,被聯手挖坑陷害,也不無可能。」
章說令立刻跳出來指責:「笑話!照範侍郎的話來說,便是兩江的官都沒眼睛看、沒腦子思考,都來冤枉一個趙白魚?趙白魚清清白白,官商民農的陳情都是惡意陷害,連趙白魚底下的衙役毆打米鋪掌櫃難不成也是陷害?臣倒是好奇,得是什麼人才才會讓一個省的官商民都對他恨得牙癢癢!是趙白魚不會做人嗎?恰恰相反,他八面玲瓏,口才了得,聽聞還是個菩薩心腸,否則哪能讓朝堂上這一半的京官都為他說好話?」
戶部副使聽得不樂意,立刻就跳出來說:「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凡事都有兩面性,難不成要所有人都響應你章侍中的話?那這朝堂還是陛下的朝堂嗎?道是你的一言堂不更合適?」
「你!胡言亂語!」章說令立刻跪下:「臣對陛下、對朝廷的忠心日月可表,斷不敢有任何結黨營私、浮雲翳日之心,望聖上明鑑。」
趙白魚弱冠禮那天,戶部副使因故沒能去成,再次錯失結交知己的良機,雖然還不能和趙白魚秉燭夜談,但他私心以趙白魚未來知心好友自居,哪裡受得了章說令這糟老頭子的汙衊?
再說戶部本質就是討錢追債的,哪個不是思維敏捷、巧舌如簧?
戶部副使續上火力,大嘴叭叭:「聞道章侍中的門生有不少是到了兩江做官?章侍中祖籍也在兩江?兩江官場什麼樣子,想必沒人比章侍中更清楚。先是一個私鹽牽出兩浙,說是發運司有人偷了廢船偽裝官船,後是一個田英卓,突然畏罪自殺,書房著火,什麼證據都燒光了,世上有這麼巧的事?這才半年,等趙白魚任職結束,兩江不得換一批官?」
章說令氣得心肝疼:「你……你汙衊同僚!居心叵測!」
戶部副使:「不過是合理質疑,章侍中著什麼急?章侍中不由分說,偏聽偏幫,一力主張趙白魚擔責,無視他之前為民為國的心血。微臣所思所言,也和章侍中一樣——」
「你承認你偏聽偏幫趙白魚?」
「章侍中若承認對趙白魚心存偏見,微臣自不吝於抒發胸臆。」戶部副使很坦然地表達他就是偏心趙白魚,「陛下,兩江之事一目瞭然。民不與官鬥,除非官吏所為天怒人怨,但趙白魚才到兩江半年便為朝廷除奸抓貪,哪來的本事惹得天怒人怨?怕不是得罪贛商,被人聯合起來整了。」
在隊伍裡沒出列發言的陳師道默默為戶部副使鼓掌。
高同知清了清嗓子,本想出列,不料是趙宰執先發言:「稟陛下,俗言『民不與官鬥』,除非危及百姓性命,民情怨聲載道。自古以來,官正民心順,風清社稷安,江西漕司使如果身正心正,合該民安國泰,斷無鬧出糧商罷市、輿情沸騰的事來。」
陳師道大大方方地翻白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