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8頁,求生倒計時,木兮娘,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漕司使的重要職責之一是糴糧,而江西是全國最大糧倉之一,去年歲額一百二十萬石,佔大景五分之一,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出不得丁點差錯。
一旦出錯,趙白魚最小也是丟官發配的罪責。
昌平公主和贛商聯手對付他,一定會選擇從糴糧此處著手。
兩江無人,根基不穩,趙白魚不能將希望全部寄託於兩江,他把目光放到了淮南和北方。
「五郎,桃符、門神像和各類果子今年都不用買了。」硯冰手裡大包小包,後頭還有兩人搬著大量貨物,一起跨進前廳。「京都裡的嬤嬤和姑娘們寄過來的,有從寶華寺求來的平安符,從天佑宮道觀裡求來的桃符,果子是大家一塊兒做的,還有做好的衣衫……四五套呢!」
趙白魚坐著不動,支頤笑望著進門的硯冰等人,彷彿見到京都府翹首以盼的可愛的親人們,自然也想起去年在京都府和大傢伙一塊度過的新年,不由心生幾分寂寥。
目光不自覺瞥向腕間佛珠,趙白魚心頭的思念瘋狂泉湧,耳邊好像聽到海東青的嘹亮的長鳴,以為是思念過度產生的幻覺。
不料真是另一隻海東青在府邸上空盤旋,被留在他這裡的鷹王聽到響動也飛向藍天,雙雙親暱了好一陣才依依不捨地下來,將它主人的信送到趙白魚手裡。
趙白魚低聲:「西北戰事吃緊,還能把信送過來?」話是這麼說,卻盯著書信不放。
其中一名暗衛此時扮作普通護衛跟在趙白魚身邊,聞言說道:「普通訊鴿肯定傳不出訊息,但海東青它是萬鷹之王。而且西北和大夏都有過年的習俗,這會兒都默契地休戰。」
「原是如此。」趙白魚吩咐硯冰他們擺弄好年貨,便獨自到書房拆開信來看。
【卿卿夫郎,見信如晤。】
趙白魚眸光溫和,輕聲一句:「倒是學以致用。」
信的前半段描述戰事,道是大夏多次佯攻,私下勾結南疆故技重施,勾結奸細,裡應外合,打算在延州水源投蠱毒,都被抓住,還生擒一個大夏將領,說是來搶功的宰相之子。
【大夏積弱百年,遊走大國之間,誰強敬誰,同時討好大景和突厥,近二十年突然一改往日作風,頻撩大景虎鬚,騷擾西北邊城,吞併周邊小國,強大自身實力,打過幾場勝仗,一度是大景頭疼不已的強敵。】
【拷問過那大夏高官子弟,才知緣由,小郎想不想知道?】
如果是霍驚堂當面詢問,趙白魚還有興趣猜一猜,現在答案就在眼前,傻子才多此一舉。
【為夫就知道小郎懶得猜……算了,說與你聽無妨。和前朝有關,先帝晚年,不甚英明。】
何止不甚英明,元狩帝登基初期,山河飄搖,國庫、內庫虧空嚴重,基本是先帝晚年搞出來的惡果。
先帝晚年突然糊塗,又想換儲君,大肆鋪張浪費,縱容奸臣貪官把持朝政……不一而足,不過他中前期的確是勵精圖治的明君,因此史書評價沒有太過分。
【元豐七年、九年和十年三次科考,一眾學子入宮參加最後一輪殿試,由先帝擢選為天子門生。按例,落選者無一例外打回原形,待來年再考,十年寒窗苦讀付諸東流,當中有幾名舉子為了科舉已是傾家蕩產,卻連續落榜,心態不平,糾集學子去祭文廟,被先帝視為不滿朝廷,有造反之心,令官兵捉拿,打死、打殘了一些舉子,鬧得天下學子憤慨難當,為平息怨怒,先帝才更改科舉制,規定凡進殿試者皆為進士,都有官做。】
【這是前情,以下是正題,當年才華出眾卻因殿試不被先帝看中而屢次落榜,在祭文廟一難中僥倖逃生的學子,有人跑去大夏當了國師,轉過頭來對付大景。】
趙白魚微訝,當中竟有這般糾葛?
不亞於奇情怪志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