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廢俱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章 兵臨城下,鄭和下西洋,三廢俱全,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情經過簡單說了一下:維卡斯帶著費衝等人見了古裡國國王,古裡國國王一聽當即點兵兵發果阿,同時請王景弘率領船隊同去,王景弘因為古裡國的使者畢竟是在大明保護下被殺的,大明負有一定責任,不要推辭只好也跟著來了。小葵坐的客船正好半路遇上大明的船隊,便和無名姑娘一起上了船。
鄭和又問道:
“你們為何來的如此之快。”
剛才在城牆上鄭和見古裡國的軍隊足足有上萬人之多,要集結這麼多人最快也要好幾天的功夫,慢點可能要一個月。古裡國在短短的兩天時間內就集結了這麼多人,並帶領他們從古裡殺到果阿,神速的有些超乎想象。
王景弘回答道:
“是這麼回事,其實古裡國的軍隊其實早就準備好了,古裡國國王一直在等維卡斯的訊息,訊息一到他就立刻率軍出發。本來我還想勸他冷靜一下,從長計議,但他已經出發,我怕兩國真打的屍橫遍野不好收場,只好跟著來了。”
鄭和一聽眉頭大皺,他看古裡國這架勢可不像是懲辦殺人兇手那麼簡單,鄭和猜古裡國恐怕是想借此機會踏平果阿城。而大明如果參與其中就麻煩了,這相當於給他人做嫁衣裳。鄭和總感覺這裡面有問題,大明的船隊更是不能被人當槍使。一旦打起來,肯定要死很多人,無論如何,果阿城裡的老百姓是無辜的,鄭和無論如何不能讓這種生靈塗炭的事發生。要想阻止慘劇發生,唯一的辦法就是揪出那個刺客,讓古裡國國王息事寧人。可是要進佛陀寺裡搜查談何容易,鄭和正犯難呢,忽然瞭望臺上有人叫道:
“大人,城裡有人出來了。”
鄭和和王景弘一聽,向上一躍跳到了望臺上,向城門的方向一看,果然見到有人孤身一人從城門出來,走向對面古裡國的軍陣。
鄭和和王景弘都是大吃一驚,心想這是何人如此大膽敢孤身犯險。鄭和定睛一看才看清這個人非是旁人,竟然是摩羅什尼!只見他身穿袈裟、手持禪杖,步履堅定地一步一步的走向古裡國國王的行宮。
摩羅什尼的身後又有些人從城門中湧了出來,這些人把摩羅什尼團團圍住,有的人跪在他面前不住地磕頭,一邊磕頭一邊苦勸道:
“大師,不要去啊,他們會殺了你的。”
摩羅什尼口唸佛號回道:
“阿彌陀佛,如果殺我一人能平息古裡國國王的怒火,以我一人之命換全城百姓的性命,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摩羅什尼表現出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可他的信徒們還是不捨得他去,有的抓住他的衣角,有的抱住他的大腿,有的痛哭流涕道:
“大師,你去了也沒有用,他是不會信你的。”
摩羅什尼淡然答道:
“我相信憑我的誠心,對方一定會相信我的。人不信我,是我無誠;我不信人,是我無義。眾位施主不要再勸了,老衲心意已決。”摩羅什尼說著闊步向前,人們自然而然的分開了一條道路。眾位信徒有的向著摩羅什尼遠去的方向呼喊,有的跪在地上雙手合十為他祈禱,直到摩羅什尼消失在對方的軍陣之中,眾信徒才回到城裡。
看到摩羅什尼去見古裡國國王,鄭和忽然有了主意,他和王景弘落到甲板上,向眾人說道:
“現在摩羅什尼去見古裡國國王,正好給了我們機會,我們趁他不在到佛陀寺裡找人,如果能找到那個刺客就能避免果阿城生靈塗炭。”
眾人都點頭稱是。然後鄭和點費沖和倪清兩個人跟他去,因為只有他們兩個親眼見過那個刺客。鄭和請王景弘也一起去:
“王兄,請你也一起去,因為對方除了摩羅什尼外,還有一個高手,他的‘一陽指’很是厲害,我想合王兄之力聯手製服他。”
“聽候差遣。”王景弘回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