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廢俱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果阿,鄭和下西洋,三廢俱全,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重任,等我們完成使命回大明後我自會向陛下請罪的。”

接著鄭和和王景弘二人先向費衝等人問明情況,費衝等人把經過講了一遍,然後鄭和和王景弘再察看薩米特的屍體,果然如費衝所說他的心口處有一個小圓洞,洞的大小和深度與一個人的拇指相當,應該是被人用強勁的指力戳進了心臟而死。

“這個傷口確實是一陽指所為。”鄭和說道。

鄭和的老家在雲南,那裡曾經是大理國的地盤,而一陽指的功夫正是大理皇室段氏的絕學。鄭和年輕的時候還有很多段氏子孫生活在雲南,所以鄭和見過這門功夫,因此今天一見到傷口便肯定是一陽指所致。

這一陽指是一門極厲害的點穴功夫,出指可快可慢,快則疾如閃電,慢則飄若落葉,但是威力卻是無窮,內功輕的中了一陽指非死即殘。但是這門功夫有一個極大的弱點,那就是不能連續發動,每一指對內力都損耗極大,如果連續使用輕則功力全失,重則走火入魔。

可是這一陽指的功夫怎麼會出現在這千里之外的滿剌加呢?

“你們說說那個刺客長的什麼模樣?”鄭和問道。

費衝等人描述那個刺客面板比較黑,頭髮和鬍子都捲曲的,嘴唇有點厚,鼻子有點塌。只有費沖和倪清兩個人見過刺客的正臉,但是費衝二人當時正忙著打鬥哪有功夫留意對方的相貌,現在能想起來的特徵就只有這些了。

鄭和一聽這根本不像漢族的相貌,倒是很像印度人的外貌特徵。

鄭和一時之間也找不出什麼別的證據,只好讓古裡國使團的其他人把屍體收好。在補充好補給之後,船隊開往印度西南的古裡國。

古裡國早在宋代便與中原王朝發生接觸,一直以來都是連線印度與滿剌加、天方的重要商港。現任國王叫沙米的喜,他這次派遣使節主要是為了鞏固和大明帝國的關係,而且請求大明帝國封其為國王,當今陛下自然欣然應允,派鄭和護送使節帶上冊封的詔書回古裡國。只是路上沒有想到會發生這麼嚴重的事件。

船隊停靠在古裡國的碼頭,古裡國國王沙米的喜親自帶著文武百官到碼頭迎接,鄭和在船上只見岸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其中最顯眼的是沙米的喜乘坐的御輦,與普通的御輦不同的是沙米的喜的御輦是用大象馱著的,大象排成四排,每排四隻總共十六隻組成一個方形,每隻大象的背上都有一根立柱,十六根立柱上面是一座小型的宮殿,宮殿的外牆塗著金漆,遠遠一看彷彿升在半空中的太陽,門上和窗戶上鑲嵌著彩色的玻璃,被陽光一照發出令人目眩的五彩光芒。

鄭和見此場景心想自己作為上邦使節可不能矮了氣場,當即讓樂隊奏樂,升起他那面用金線繡成的巨幡。古裡國眾人一見當即都是倒吸一口涼氣,瞬間便被征服,紛紛跪下來迎接鄭和和王景弘等人。

鄭和捧著印綬和國書,緩緩地從寶船上下來,走到了象群跟前。旁邊的人剛要推來一架梯子讓鄭和爬上御輦,鄭和心想這次確實是自己這邊理虧在先,讓古裡國的使節死於非命,可自己畢竟代表上邦不可能向對方低頭認錯,今天要是不顯顯身手對方一定輕視大明。想到此處,當即雙腳微微發力,鄭和的上半身和雙腿幾乎沒有任何晃動便跳了上去。大象將近有一丈高,再加上一丈高的柱子,鄭和輕輕一躍便跳起兩丈高,略施小計便讓古裡國人大開眼界了。

沙米的喜不敢再擺譜了,親自出了宮殿迎接鄭和,鄭和到了宮殿裡自然也是金碧輝煌。雙方先辦完國事,然後鄭和為薩米特的死深感遺憾同時表示希望古裡國不要因為這件事影響和大明的關係。

沙米的喜早就從薩米特的隨從那裡知道訊息了,他表示對這件事也很震驚,希望能儘快查出兇手。鄭和說除了知道對方用的是一陽指的功夫外沒有太多線索,所以鄭和想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俠,小說家

天通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