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影黃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九章 錦帛歷史,極道天龍,魅影黃泉,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羽將錦帛遞給我,我一看,裡面記載著一段文字,其內容如下:
天地未開,混沌未分,始為太極。
太極生兩儀,一陰一陽,兩儀生四象,東方蒼龍象,比方玄武象,西方白虎象,南方朱雀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乾為天,坤為地,巽為風,離為火,震為雷,坎為水,艮為山,兌為澤。
覆眼觀望,遂已不知何年何月,那朝那代,但見天下太平,無戰亂。
蒼穹之下卻有一方盛世國土,名曰:天朝。天朝居中,四海稱臣,八方進貢。
周邊眾臨國唯天朝獨尊,年年進貢獻寶稱臣禮拜。
某年,夏六月,皇帝如往常駕坐金鑾殿,聚文臣武眾官開設早朝,商談民情國事。
天朝皇帝問道:“眾愛卿可有事上奏?言畢,文武百官異口同聲,皆稱天子治國有道天下太平無事,無本可奏。
皇帝聽聞,尊顏喜悅,揮手退朝,文武百官跪拜恭送。
皇帝罷朝回宮用過早膳,獨坐養心殿翻閱折書,約有片刻間,覺得乏味之極,便托腮沉思,不覺間,精神倦怠,睏意上頭,伏在經案上盹睡。
雖是閤眼朦朧,心中卻清明如鏡,皇帝昏夢中,忽聽聞殿外風聲乍起,皇帝心生疑惑,尋思間,已覺得風聲漸近,伴有靴聲。
皇帝驚恐,想起身,卻動彈不得,想喊救,又喊不出聲,情急之下睜開了眼,只見眼前有個小鬼,青面獠牙,雙目如血,直直的瞧著他,皇帝嚇得魂飛魄散,起身便要往外逃,不料迎面又迎來個兩個小鬼,三個小鬼爭著撕扯皇帝的衣服,似乎想吃了他。
撕扯間,又來了兩人,二者皆戴長帽,一黑一白,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白者高瘦,滿面笑容,手持公文,長帽上有“一見發財”四字;黑者短胖,一臉兇相,手拿鐐銬,長帽上有“天下太平”四字。
原來是陰間鬼差黑白無常二人,黑白無常二者,走近身,不容分說,將鐐銬套上便往外扯,皇帝掙脫不得,只得踉踉蹌蹌隨著去了。
不知過了多久,皇帝忽抬頭瞧見面前有一座陰森城池,那城上有一牌匾,上有兩個大字,“冥界”。
皇帝頓然醒悟:“冥界乃地府,地府屬陰間,陰間乃是人死要去之處,莫非我壽命已盡?”
那白無常道:“你陽壽尚有三年二十七日,但我兩人受閻羅之命,特去勾你來也。”
皇帝聽聞,道:“既然寡人陽壽未盡,為何勾我來?”
黑白無常不理,只拉著鎖鏈往裡扯。
不多時,來到閻羅殿上,見那閻羅獨坐殿上記錄所到地府之人。
殿內下座有賞善司,罰惡司,檢查司,陰律司四大判官,旁立有鬼王、日遊、夜遊、牛頭、馬面、幾位陰司和眾小鬼。
這時,一位老婦來到大殿之上,閻王馬上起身,迎上前去,拱手相讓,並賜座歇息,待記錄後,命令差役送老婦轉生到好的人家。
皇帝一旁大惑不解,悄聲問道黑白無常:“此人看似只不過是個農家村婦,閻羅神怎會如此恭敬?”
白無常道:這位老婦生前樂善好施,從未存有半絲偏雜邪心之念,大王自然尊敬如此聖德之人。
皇帝聽聞,心中一明,恍然大悟。
老婦剛走,片刻便來了一位身著官服之人,皇帝觀望,大驚失色,心中暗道:此人認得,是我當朝吏部尚書,他怎也會來此?
但見那閻羅王坐在殿上,臉露兇相,喝道:牛頭,馬面,爾等將他送入輪迴,轉生去了罷。
牛頭馬面二者押著去了。
閻羅王持筆記錄後,起身瞧見皇帝一臉怯意,身束鏈鎖,立在一旁,不敢上前。
那閻羅見狀,起身降階相迎,命黑白無常卸去鏈鎖,行禮言道:今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