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藥梨膏子是《鼎食》裡的秘方,也是十分難得。

宋老夫人聽她頭頭是道,不禁點頭,大夫也是這樣說的,看來虞幼窈跟宮裡頭的姑姑沒少學:「那敢情好。」

虞幼窈仔細與宋老夫人跟前的丫鬟說了藥方,直到丫鬟點頭說記住了,又交代了一些熬製、食用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宋老夫人從旁聽著,覺得虞幼窈年歲小,但說話有條理,是十分周全妥貼,忍不住瞅了一眼淡定喝茶的虞老夫人,又是好一通羨慕。

往常虞幼窈散漫了些,但和宮裡頭的嬤嬤學了幾天,就跟脫胎換骨了似的。

擔心孫女兒一番好意被糟蹋了,虞老夫人提醒了一句:「這藥梨膏子,是打宮裡頭傳出來的好物,回頭找個大夫瞧一瞧能不能吃。」

宋老夫人瞪了她一眼:「你這老東西,我是那等不知好歹的人麼?窈窈一片心意,我是肯定要領受的。」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話,宋老夫人精神不濟,讓跟前的丫鬟扶出了禪房,房間裡只剩下虞老夫人和虞幼窈。

虞老夫人睃了虞幼窈一眼:「說吧,是不是又闖了什麼禍?」

第36章 自有般若(必看)

虞幼窈呶著小嘴兒不依:「祖母,您這是什麼話,我明明好端端地陪著你,哪有闖禍了!」

「沒闖禍,怎的這麼老實,不去撒歡,呆在禪房裡陪我這個老婆子?」虞老夫人瞅著她,一幅不相信的表情,往常只要一出門子,就數她最能鬧騰。

虞幼窈喉嚨一哽,有些心虛地跺了跺腳:「我這是孝順祖母,還孝順錯了。」

屋裡頭的丫鬟婆子們低頭悶笑。

冬梅道:「老夫人,您這回可真屈了姐兒,姐兒就帶著奴婢們在寺裡頭逛了一會子,折了一枝杏花,就打道回來了。」

卻是不知道折花那會子發生的事。

虞老夫人一臉驚奇,將孫女兒摟在懷裡賠了好一通不是。

虞幼窈這才消了氣性:「祖母可不行再冤枉了我。」

虞老夫人連連說好,之後帶著虞幼窈去了隔間,與老僧人告了一聲,打算回廂房。

老僧人睜開眼睛,渾濁的目光落在虞幼窈身上,看得虞幼窈心裡頭直發麻,這才聽他道:「阿彌陀佛,小施主與我佛有緣。」

虞幼窈有些發怔,虞老夫人卻心中一跳,偏頭看了她一眼,問:「慧能大師,此言何意?」

聽聞這位慧能大師佛法精深,精通一些相面之術,莫不是瞧出了窈窈有什麼不同之處?

老僧人並未回答,緩緩闔上了眼睛,低誦:「願我來世,於佛菩提得正覺時。自身光明熾然,照曜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三十二丈夫大相,及八十小好以為莊嚴,我身既爾,令一切眾生如我無異。」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清淨,無復瑕垢。光明曠大,威德熾然。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若有眾生,生世界之間。或復人中昏暗,及夜莫知方所。以我光故,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虞老夫人怔住。

這是《藥師經》,藥師琉璃光佛也叫「飲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施醫行藥,發了十二個大願,每一願都為了滿眾生願,拔眾生苦,醫眾生病,讓人安居樂業,健康長壽,且活得快樂。

老僧人閉口多年,為何要對窈窈誦《藥師經》十二願?

這經文與窈窈有什麼關係?

虞幼窈有些茫然,好奇地看著慧能大師。

直到許多年後,虞幼窈離京多年後,再臨寶寧寺,見到這位慧能大師,才恍然驚覺,一切因果自有般若。

而這位慧能大師,已經窺見了一斑。

寶寧寺回來後第二日,就是二月初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表哥萬福

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