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6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嶽嬤嬤面帶難色:「久旱必有蝗,而蝗蟲過境,往往顆粒無收,北境多地區連年乾旱,若是鬧了蝗災,遼東一帶隔得近,肯定會受到波及,六七月份正是番薯的生長期,而蝗災多在六七月,若不加以防治,恐怕……」

百姓們對蝗蟲的應對方法,都是蝗災來臨之後,進行捕捉、火殺、誘埋、聲驅等,可如此一來,作物必然是要遭到重大損失。

虞幼窈面色變得凝重,沉吟了半晌:「我記得《天工開物》裡,有記載以砒霜輔以草木灰拌種,能有效防治蟲害。」

「《霍文敏公文集》也記載了,廣東產一蟛蜞,能食谷之芽,大為農害,惟鴨能啖食焉,故天下之鴨,惟廣南為盛,蟛蜞就是指蝗蟲。」

「的《氾勝之書》中也記載了,用馬骨、蠶糞、羊糞、附子等混合浸種,莊稼就不會生蝗蟲……」

虞幼窈對關心農事農物,也看了不少相關的書籍,一時間腦子裡千頭萬緒,也沒一個正經主意,就只好道:「容我仔細再想一想。」

嶽嬤嬤和幾位管事,見小姐雖然一時,沒拿出什麼好主意,卻也不是完全束手無策,頓時都安心不少。

虞幼窈暫時將蝗蟲的事放下,轉而又問起了:「我記得去年,在北境各地區試種了棉花,只有遼東南部一帶,初步種植成功了?」

嶽嬤嬤連忙道:「遼東一帶氣候濕冷,唯有南部少數氣候溫暖的地區能種植棉花,主要分部在大淩河、小淩河、繞陽河、女兒河一帶,因這一帶棉植期較其他地區要短一些,所以去年育種晚了。」

第861章 病疫

「今年尋了熟悉當地氣候,又精通農事的百姓,調整了種植時間,第一批棉花籽已經育苗了,第二批在月底育苗,如番薯種植時間差不大多。」

虞幼窈心中一定:「番薯和棉花是重中之重,萬不能輕忽,其他作物的試種,也要盡力嘗試。」

嶽嬤嬤和幾個管事走後,虞幼窈派人去請了安遠將軍過來議事,之後就去了書房,將自己所知的,有關蝗蟲的防治方法詳細地寫下。

這時,夏桃過來稟報:「小姐,安遠將軍和黃軍師一起過來了。」

虞幼窈有些驚訝,連忙去了花廳:「鞍山那邊都處理妥當了嗎?」

黃文獻點頭:「都安置妥當了,李大人沒有懷疑,殷七安排了人,接手金礦開採的後續事宜,後面的事都由他負責。」

殿下將他派去小王妃身邊,也是為了協助小王妃處理一些瑣事,以免小王妃辛苦,他自然不會在連城那邊久呆。

虞幼窈笑了:「朝廷可有訊息傳來?」

黃文獻道:「朝廷不久前下了表彰文書,剿匪一事有功無過,宮裡還給您下了賞賜,只說太后娘娘感念郡主聖善,仁義,給郡主壓壓驚。」

虞幼窈這才注意到,花廳裡還擺了一口樟木箱子。

太后娘娘的賞賜,無非是一些精貴的藥材,香料,還有一些精巧的金銀珠玉。

宮裡向來不缺這些稀罕東西。

太后娘娘也不吝賞賜。

而這些東西,在外頭往往價值連城。

平白得了好東西,虞幼窈自然高興,倒沒急著去瞧,轉而談起了正事:「遼東一帶湧入了大批難民,那些難民都是怎麼安置的?」

安遠將軍道:「龍城是遼東的門戶之城,難民安置也需要時間,就暫且安置在龍城城外,由幽軍鎮守,官府會出面核實難民的身份,」說到此處,他多了一嘴:「您的族兄虞善德就在那邊,流民們以他馬首是瞻,諸多事宜都是我們和他商討,由他出面與難民溝通,倒是方便了不少事。」

虞幼窈也一直在關注虞善德的訊息,對這事也有耳聞。

安遠將軍繼續道:「識字和精通手藝的人,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表哥萬福

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