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4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旁的不說,單說虞宗慎步入朝堂後,就紮根在戶部。

戶部掌控了整個朝廷的財政大權,六部都越不過一個戶部,戶部被治得鐵桶一塊,便是國庫空虛,也能粉飾太平,支撐大周各項用度多年。

要不是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不斷降臨,虞宗慎才接任首輔,這屁股還沒坐熱,就丁憂在家。

使得後面科舉,一再推延;

賑濟北方旱災一事,一拖再拖;

剛遭了禍患的東南沿海一帶,在朝中也無人主持大局,使海上封禁,商船無法進行海外貿易;

皇上封宮不出,爭儲更是愈演愈烈!

若虞宗慎還在朝堂,這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大周朝的局勢,遠不會如此。

大周朝的局勢急轉直下,是從虞宗慎離開了朝堂後才開始的,足以見得,虞宗慎多年來,把持戶部,平衡朝堂的手段。

不過,虞宗慎雖然丁憂在家,可戶部還掌控在虞氏手裡,朝廷大大小小的事,都越不過戶部,內閣的權柄至始至終都不會旁落。

內閣裡那些人,上躥下跳也只一時。

在外人看來,虞宗慎只要一回到朝堂,依然大權在握,保皇黨仍然得勢。

謝老太爺明白了她的意思:「皇后娘娘根基太淺,後宮干政,對她的影響更大,太后娘娘是借了西安韓氏一事,利用加封,敲打皇后娘娘,同時也在警告保皇黨裡頭,那些不安份,想要摻合儲位之爭的朝臣。」

虞幼窈笑了:「姜還是老得辣。」

謝府一眾人,神色具是一輕。

但虞幼窈心裡,卻並不輕鬆,謝府是商戶,因訊息上的侷限,對朝廷的暗潮洶湧,遠不如虞幼窈知道的得更清楚。

第939章 道高一丈

大周朝重嫡重長,封「長」並不多見,縱觀大周曆代,封「長」的宗室女子屈指可數。

虞幼窈更是大周朝三代內,唯一封「長」的長郡主,地位之尊貴,僅在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之下。

她不光是有功的內眷,理應受到嘉賞,更遑論恩封她,是為了穩定北境局面,推廣國策,安定社稷。

理應受到重賞。

皇后娘娘拿了私庫裡的東西重賞她,固然是別有用心。

但太后娘娘擺明瞭敲打,皇后娘娘不可能置之不理,更不可能在明面上不敬太后,忤逆婆母,擔上不敬不孝的失德之名。

只要皇后不利用重賞一事大作文章,算計韶懿長郡主和四皇子的親事,身為當今唯一的長郡主,再重的禮,虞幼窈也是受得起。

細想起來,皇后娘娘此番算計令人防不勝防,倘若不是這一紙封誥,任憑虞幼窈智計過人,也無法逃脫。

上位者算計人,往往一擊致命,仍然讓虞幼窈有心餘悸。

謝老太太立馬喜笑顏開:「既然是好事,那麼擴大虞園的事就能定下來了,我一會兒就去聯絡工匠,我可是注意到了,那個李公公一進屋,細長的眼兒,就往屋裡瞟了一通,頗有些瞧不上眼……」

虞園雖然不錯,也確實比不上京裡精緻,也比不得漪水園幽致,但這也是沒法子的事,他們來得太過倉促,也只能先入住,後頭再慢慢來修整。

原先就打算擴大虞園。

只是,小幼兒一直不贊同,總覺得一來襄平,就大興土木,有些不太好,而且北境還在鬧饑荒,遼東一帶收容了不少難民,不宜大動干戈。

她一想也確實如此,就暫時打消了這念頭,可李公公今兒,對虞園瞧不上眼的態度,卻刺激了老太太。

王氏幾個兒媳婦,也都十分贊成。

他們家買這處宅子時,就是瞧中了,宅子後面的空地大得很,無論是擴建,還是修園子,都是極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表哥萬福

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