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4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富戶們是很樂意,搞這種熱鬧。
而且家裡都有家丁護院,也不擔心下了河會出亂子。
「讓遼東的百姓,及早前才安置的災民一起樂一樂,感受一下端午節的氣氛,祈禱今年風調雨順,災禍不再降臨,安一安災民們的心,也讓災民們掃一掃因為旱災,帶給他們的傷痛與晦氣,更好的展開新的生活。」
災民們的生活上得到了安置,心理上呢?
遼東的百姓們雖然並不排外,也熱情的歡迎,每一個到來的人。
可災民們想要適應當地的生活,還需要磨合一段時間,這世間還有什麼比,參與到當地人的生活之中,更好的融入方式呢?
賽龍舟是水上活動,參與者都會鳧水,並且皆是身體強壯的男子,岸邊多安排一些人手維持秩序與安全,危險性較低。
換作中秋節,她就不敢這樣辦了。
寧遠將軍夫人也明白了,韶懿長郡主的良苦用心:「災民們逃荒至此,人生地不熟,便是得到了安置,一時半會也很難從受災的陰影之中走出來,大家可以借著過端午節,像緬懷屈原一樣,緬懷因為旱災而逝去的親人,情感有一個發洩,之後一起樂一樂,也是好事,不一樣的地方,一樣的端午節,總能引起災民們感情上的哄鳴,對遼東的歸屬感也會更強。」
幾個人一起商定了細節,黃太太和寧遠將軍夫人,就急哄哄地離開了。
出人意料的是,第二日州府衙門張榜了告示。
遼東各縣衙,即將籌備龍舟賽。
整個襄平城都沸騰了。
當地老百姓之所以振奮,是因為襄平一帶,已經多年沒有舉辦龍舟賽。
災民們甚至比當地老百姓更振奮,因為饑荒帶來創傷,他們比誰都渴望風調雨順,災禍不要降臨。
他們比誰都希望,藉由這個緬懷的日子,可以放肆地宣洩親人逝去的悲傷。
甚至,在得知襄平城多年沒有舉辦龍舟賽,災民有一種,官府是為了他們,才舉辦了龍舟賽,一時間對當地的歸屬感大增。
虞幼窈在聽到訊息後,也放心了許多。
有衙門牽頭,龍舟賽也不會出太大紕漏。
葉梟慈遠在西安,州府衙門裡的一應事宜,都是由府丞在處理。
府丞在聽了屬下,稟報張榜之後的情況後,忍不住感慨:「也難怪大人去西安前,再三叮囑我,多注意韶懿郡主的言行舉止,衙門裡的事,就不會出太大差錯,甚至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屬下聽得一愣:「這是為何?」
府丞意味深長道:「因為啊,韶懿長郡主長了一副菩薩心腸。」
所以啊,才能知百姓苦,懂得如何為百姓謀福。
真正有善心的人,不會刻意去行善,是從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之中見真章,所以當黃文獻,昨兒到衙門,與他商議了這事後,他立馬就意識到,賽龍舟對眼下遼東意義之重大。
賽龍舟是為了祭祀龍神,祈禱上天風調雨順,災禍不要降臨,但同時,還具有袪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的風俗意義。
第949章 開竅了
這無疑是所有老百姓,都由衷盼望的,尤其是那些受災的災民,賽龍舟對安定民心,起到了重大意義。
思及至此,府丞意味深長道:「得虧了韶懿長郡主,官府才避免了不少麻煩。」
民間有一句話叫:閻王把手一指,小鬼累得狗吃屎。
宮裡嘴巴一張,把手一指,朝廷命令一下,甭管事兒難不難辦,麻不麻煩,就是天塌下來了,下頭的人總要有一個交代。
遼東一帶,確實是地廣物博,能容納幾百萬災民。
可幾百萬災民,一下全湧入了遼東,對遼東一帶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