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5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誠然這手段並不怎麼光明磊落,比之梁王,也不遑多讓。
但是!
古語有言: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欲令其亡,必先令其狂,士紳越猖狂,下場就會越悽慘。
只是,這種事他要怎麼跟虞幼窈講?!
謝府一家逃亡之事,一直是卡在虞幼窈心裡的一根刺,且不說理智上能不能接受,就是感情上,也避免不了胡思亂想。
還不如不告訴她。
虞幼窈彎了彎唇兒,笑了起來:「我也不是那種,感情用事的人,主要還是覺得,韓氏族卑鄙無恥,又是貴妃黨,眼下朝野內外爭儲奪位,如火似荼,韓氏族居於北境,在你的封轄之內,留著也是後患無窮,況且因著榮郡王府的花會,徐貴妃和虞府頗有齟齬,徐貴妃既然能驅使韓氏族對付我,就一定還能驅使旁人。」
說到此處,她輕輕斂下了眼睛,輕顫的眼睫擋住了眼底的思緒。
可殷懷璽卻知道,倘若當初沒有榮郡王府花會那樁,虞老夫人就不會突發了亢症,以致身體每況愈下。
她表面上裝作沒事似的,但心中一直耿耿於懷。
虞幼窈抬眸看他,見他目光幽深,掩飾性地笑了一下,連忙轉了話兒:「士紳勢力根深蒂固,周厲王一案,皇上在北境殺了三進三出,牽連之人達到二千之眾,士紳被朝廷的雷廷手段所震懾,行事有所收斂,但本身仍然沒將武穆王府放在眼裡,追根究底還是,真正的罪魁禍首仍然逍遙法外,功名利祿,榮華富貴加身,在北境呼風喚雨。」
北境士紳同氣連枝,勢力遍及朝野,韓閣老是內閣老臣,門生故吏黨羽眾多,牽一而發動全身,連朝廷都十分棘手。
士紳陷害周厲王的行為,並沒有危害皇上本身的利益,雖然挑釁了天家威嚴,但狗皇帝殺了這麼多人,已經達到了「震懾」的目的。
朝廷忌憚藩王手握重兵,還需要士族繼續牽制,身為武穆定北王的殷懷璽。
士族深諳帝心,自然有恃無恐:「對付士紳,敲山震虎根本沒用,只有殺雞儆猴,才能讓他們真正害怕。」
殷懷璽將她攬進懷裡,突然發現,懷中的嬌小,有些不可思議,這麼嬌弱細瘦的姑娘,到底是怎樣承擔了這麼多的?
「我處心機慮地為你謀了宗室爵位,讓你來了北境,是為了讓你擺脫禮數教條的束縛,及世俗的諸多槁桎,想讓你自在些,」殷懷璽輕嘆一聲,聲音裡透著無奈之色:「你這樣,顯得我很沒用。」
虞幼窈忍不住「噗哧」一笑:「不要以為我不知道,我能輕易掌控襄平城內的局面,將一些真真假假的訊息,傳遞給韓氏族,麻痺韓氏族,這其中有你暗中推波助瀾,州府衙門的案子,進展得如此神速,恐怕也少不了你一份功勞。」
連白府都掌握了不少,有關韓氏族違法亂紀的證據。
做為對手的殷懷璽就沒有掌握嗎?
這怎麼可能?!
殷懷璽向來深謀遠慮,走一步看十步,既然要對付韓氏族,就不可能沒有準備,只是礙於朝廷並不打算對韓氏族出手,貿然出手很可能,會引起朝廷的忌憚,這才隱而不發。
韓氏族在北境經營多年,安插在襄平的眼線,是那麼容易抓的嗎?!
當然不可能。
殷懷璽肯定一早就有所防範,這次是借著襄平城輿論四起,這才順水推舟,將這些人一網打盡。
賀知縣是在武穆王府的眼皮底下,殷懷璽不可能察覺不到,賀知縣是為韓氏族效力,肯定一早就命人盯緊了。
所以,張氏告狀的案子,才能這麼快就查到賀知縣身上。
第905章 真小人
殷懷璽但笑不語。
虞幼窈撇了撇嘴:「我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