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8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后娘娘看著摺子,沉思良久問:「皇上的龍體可好些?」
沈姑姑心下一緊:「蘭妃娘娘的人說,還是老樣子。」
那就是沒有起色,太后娘娘目光閃爍不定,半晌才道:「你將韶懿的摺子,送去內閣。」
韶懿郡主的摺子裡,也只是在閒話家常,叫人挑不出錯來,可有心人瞧了,難免就會生出一些旁的心思來。
京三省各地流民暴亂,頻發不止,連官府也鎮壓不住。
朝廷若不能儘快想出對策,越來越多的流民聚眾一起,情況會越來越嚴重,甚至還會引發大範圍暴亂,危及社稷。
可國庫空虛,朝臣們也是束手無策。
眼下北境還有餘力收容流民,內閣哪還能坐得住,當下就召叢集臣們一起議事。
內閣因為虞宗慎丁憂去職,鬧騰得十分厲害,但戶部仍然掌控在虞宗慎手中。
為了鞏固保皇黨在內閣的話語權,保皇黨這一脈發動人脈,將虞氏嫡脈的一位老臣送進了內閣。
虞氏族在內閣的地位不可動搖。
虞閣老正老神在在地聽著,朝臣們就有關流民的安置問題爭論不休。
等雙方口沫橫飛,爭得臉紅脖子粗,誰也說服不了誰,大家齊齊看向了虞閣老:「虞閣老意下如何?」
虞閣老收到了虞幼窈的信,對北境的情況,瞭解得比旁人多,心有成算,面對眾多的詰問,自然也不慌不忙。
他出聲問:「韶懿郡主為什麼要去北境?」
都察院都御史齊大人,見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心中有了猜測:「摺子上提過了,是因為武穆王要在北境受災較輕的地區,推廣番薯種植,緩解旱情,因番薯是韶懿郡主試種成功,關係北境數以千萬百姓們的生存,武穆王請了韶懿郡主相助。」
虞老閣再問:「武穆王為什麼膽敢收容大批流民?」
齊大人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那是因為東北三省受旱較輕,並不影響番薯種植,番薯賤活,耐幹耐脊,還飽腹,只要在東北三省推廣種植,有了番薯,武穆王自然不擔心,流民們沒有食物。」
兩人你來我往,配合得那叫一個默契。
虞閣老笑了:「這不就結了?」
「結了?」朝臣們面面相覦。
虞閣老乾脆把話說明白了:「北方大部分地區都遭了旱,田地裡旱著,不能種莊稼,東北三省受災輕,正好武穆王要推廣番薯種植,那就把流民遷去種番薯,武穆王手握重兵,流民們有武穆王震著,也不敢亂來。」
朝臣們頓時無語了,有些心動,但又畏懼武穆王之威,擔心把這個大麻煩扔給了武穆王,武穆王會不樂意。
「這、這樣不大好吧,北境是在武穆王轄下,他收容北境的流民,也能說得過去,若是把其他地區的災民也弄過去,幾百萬張嘴等著吃飯,番薯這還沒影呢,怕不是要把軍晌都吃空了。」
「武穆王沒有義務接收除北境以外地方的流民,他若是拒絕了,我們也沒有辦法啊」
「對啊,武穆王也不是好相與的,還是不要去觸他的黴頭……」
「這、萬一惹惱了武穆王,就不好收場了……」
「……」
第801章 龍遊於海
把流民遷到東北三省去,這倒是一個好主意,既能安置流民,給流民一條活路,又能解決一個禍患,將流民這個燙手山芋扔給武穆王。
但問題是!
武穆王也不傻啊。
經過山東平叛,周厲王一案,武穆定北王已然在朝中立威顯能,尤其是內閣,對他尤其忌憚。
虞閣老一臉恨鐵不成鋼:「我說你們一個個,平常看著挺精明的,可到了大事上,怎麼就犯起糊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