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1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園山上石徑盤旋,古樹蔥蘢,竹柏交翠,藤蘿蔓掛,野卉叢生,風乍起,萬竿搖空,滴翠勻碧,沁人心脾。

謝老太太一邊走,一邊介紹園裡的景色,少不得也要提一提,謝柔嘉未出閣時的一些趣事。

虞幼窈打小就喜歡聽祖母說親孃的事,許多事情,就是反反覆覆地,也是百聽不厭,她就是從這些話裡,一點一點地拼湊出了,一個嬌艷似火一般,大方明媚的女子。

外祖母口中的親娘,比她想像得更鮮活一些。

走了不大一會兒,虞幼窈就看到,不遠處有高低錯落的樓屋,在疊山理水,花紅綠蔓,蔥籠碧樹的掩映之間若隱若現,幽靜雅緻。

謝老太太一指前面:「那邊就是主院。」

穿過了一個洞門,眼前豁然開朗,青石黛瓦,天質自然,一景一物渾然天成。

王氏解釋道:「主院的房屋,都是用藍田山的青石造,那邊出產的青石,帶了玉質,夏涼冬生暖,用來造屋舒適養人。」

虞幼窈驚訝不已。

藍田山位於陝西秦嶺北麓,因盛產美玉而得美,大周朝四大美玉之一的藍田玉,就是產自那裡。

白居易有一首《青石》詩:「青石出自藍田山,兼車載運來長安。」

青石好得,自出藍田山的青石也不稀罕,稀罕難得的是車馬兼運,勞師興眾又傷財。

進了院內,虞幼窈一眼就看到了一顆高大的紫榆樹,樹冠雄偉,盤根錯節,酷似蛟龍臥地,蒼老遒勁斜杆上,盤扎著碧蓋如雲,濃蔭遮蔽。

虞幼窈突然就想到了,窕玉院那株砍了的青梧。

當初,母親修建窕玉院時,大約是想在院子裡種一株榆錢。

但榆錢樹,喻意「餘錢」,虞宗正瞧不起原配出身商戶,在他眼中,榆錢樹確實不如青梧樹來得高雅。

虞幼窈覺得諷刺。

北榆南櫸,榆樹是吉樹,無論是王榭堂前,還是百姓後院,都喜歡種植榆樹,榆樹雅俗共賞,堅韌厚重,自古以來,就有廣泛用途。

謝老太太見她站在榆樹下停駐,輕嘆一聲:「這棵紫榆,是從北方運來得,長了一千多年,原是打算種在院子裡,等你娘長大了,就砍了樹,用木料,給你娘打一張老榆木千工拔步床做陪嫁,哪兒曉得,你娘反而不捨得了。」

榆樹分為黃榆和紫榆。

黃榆多見,紫榆天生黑紫,色重者,近似老紅木,很是少見,價植堪比黃楊。

榆木又叫長壽樹,能長幾千年之久,不腐,也不變形,用得時間愈久,就會越溫潤,據說用老木榆做床,能延年壽益。

王氏也是感慨:「這棵老榆樹,是看著小姑長大得,小姑從前最喜歡在樹下玩樂,每年樹上結了一串串榆錢時,小姑總要摘了榆錢,做榆錢餅吃,小窈兒吃過榆錢嗎?」

虞幼窈搖搖頭:「沒吃過。」

不過她知道,榆樹被稱為「救命樹」,根皮葉花果都能食用,榆樹耐幹、耐脊、耐澇,旱三年樹不死。

平常的時候,榆錢可以餵牛羊。

樹皮能洗衣、洗頭。

荒歲,取皮為粉,食之當糧,不損人。

榆樹全身皆可入藥,安神健脾。

榆樹三十年成料,一棵榆錢賣十兩銀。

謝老太太連忙道:「榆錢生著吃,帶一點微甜,不光能充飢,做成了榆錢雞蛋餅,還很美味,等來年春天,樹上結了榆錢,我做給你吃。」

虞幼窈很期待,但她知道,她多半是吃不到這棵樹上結的榆錢了。

王氏見她有些傷感,還以為她是想起了親娘,連忙道:「我們進屋去看看。」

虞幼窈發現屋裡的格局,與窕玉院相似,卻更雅緻一些,一應陳設、擺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表哥萬福

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