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6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殷懷璽是借了視察的名義,要在連城盤桓幾天,謝府在連城置辦了不少產業,又初來北境,也想多打探一些訊息。

也算是不謀而合。

坐了太久的船,虞幼窈休息了三四天,這才緩過神來,讓殷十和春曉一起陪著,去連城裡逛了一會兒。

鋪面經營多為果物、海產、藥材、絲綢等一些當地的特色,鋪面裡的商品,並不是最時興的,由此便能看了,連城的商貿並不繁榮。

春曉有些好奇:「小姐,連城和泉州氣候相似,想來也是物產豐富,為什麼往來的客商這麼少?」

虞幼窈道:「連城地處極北,是京三地的門戶,與高句麗、扶桑等國相鄰,靠近外海,走水路很危險,很少有商人能承擔得起風險,東北三省多山,走陸路也多險峻。」

連城的一應資源,並非無可替代,就沒人會鋌而走險。

「而且,遼省屬軍事重地,海岸碼頭嚴管嚴查,朝廷採辦軍需,都是先從當地採辦,當地的物資,是先要滿足軍需,之後才能用於貿易,也因此朝廷對當地商貿,管控的非常嚴。」

也導致了大部分資源都掌握在當地的大族、豪紳手中,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固化,甚至形成了民大欺官的情形。

採買軍需的是朝廷,不是幽軍,讓當地豪紳們得利的,也是朝廷負責採辦這上上下下裡頭的人,而不是幽軍。

因此,當地的豪紳只需要滿足朝中某些人的胃口,看那些人的臉色。

第790章 地頭蛇

北境物資更少一些,層層盤剝,最終被盤剝的,是需要物資的幽軍。

幽軍處於被動,是有「求」於當地豪紳,他們自然不會把幽軍放在眼裡。

也是周厲王一案之後,懲罰了一批豪紳,朝廷給了幽州免鹽貢的一應特權,讓幽軍有了自主採買物資的權利,那些豪紳,就要看幽軍的眼色行事。

殷懷璽鎮守北境之後,對北境的管控一再加強,官府雖不在武穆王府治下,卻也要畏武穆王之威嚴,漸漸開始發展商貿。

在連城逛了一圈之後,虞幼窈心下微動。

遼省地理優勢十分明顯,糧、藥、工、兵等資源都有,只要能盤活,就能自給自足,自產自銷,不需要依賴朝廷。

連城耕地少,山林多,養柞蠶能強兵富民,可發展第一經濟,果物海產還在其次。

這方面謝府比虞幼窈懂,早在謝府決定要來北境,謝府也相繼在北境一帶,置辦了不少特色產業,為將來在北境立足,做了不少準備。

最多一年半載,謝府就能將整個連城盤活。

這幾年下來,虞幼窈陸續在北境一帶置辦了不少產業,連城林木發達,她利用殷懷璽的人脈,在北境買了兩個帶山頭的莊子,山頭主要種植榆樹和柞樹,安排了人過來養柞蠶,產的柞蠶絲,都是買給了幽軍,製作兵甲用。

到了第二日,莊子上的管事過來給她請安,還帶來了帳本。

連城算是北境,少有受旱災影響較小的地方,但即便如此,莊子裡出產的柞蠶絲,也減產了四五成。

好在柞蠶絲利潤很可觀,倒是沒有虧損。

耕地裡種的番薯,沒有受到影響,產量十分可觀,莊上出產的番薯,有大半都是低價賣給了幽軍。

虞幼窈翻看了帳本後,就問幾個管事:「我想要擴大柞蠶的養殖,你們認為這個可能性有多大?」

其中一個藍袍管事搖搖頭:「只怕很難,連城的柞蠶養殖,有七成掌握在當地的大戶手裡,剩下的三成,都是小的養殖散戶,並不成氣候。」

另一個灰袍管事也道:「連城四大家,一起壟斷了連城的柞蠶經營,把控了柞蠶繭的價格,逼得那些散戶們,不得不將辛苦養出來的柞蠶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表哥萬福

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