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9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也是李大人憂心的事:「郡主所言甚是,流民逐日增加,一旦糧食消耗殆盡,大批流民聚集在城外,肯定是要鬧事的。」

人太多,官府也鎮壓不住。

他不擔心流民的死活,但是他擔心自己的烏紗帽,也擔心自己的小命。

虞幼窈查過李大人,也知道他不是什麼一心為民的好官,和四大家狼狽為奸,貪髒枉法的事沒少做。

只是這人還算識趣,只要有利便可驅使。

她繼續給李大人戴高帽:「李大人一心為民,想來也不想看到,城外暴亂頻發,餓孚遍野,屍橫千里的慘狀。」

李大人能說什麼?李大人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一邊流著冷汗,一邊應是。

若韶懿郡主直接提了,要在柞蠶經營上分一杯羹,他還能以連城士紳猛如虎,他也無能為力,一臉鼻涕一臉淚地向韶懿郡主訴苦,把「苦戲」做足了,把這事糊弄過去。

可韶懿郡主直接戴高帽,就讓他有力沒地兒使了。

虞幼窈:「李大人應是知道,我是外臣之女,卻受皇恩浩蕩,封了韶懿郡主,懿字從心從德,既封從懿,必承其德,故武穆王要在北境推廣番薯種植,我應武穆王之邀,過來協助一二,希望番薯緩解北境的災情。」

這也是對外的說辭。

番薯是她試種成功,具體只有她最清楚,武穆王要在整個北境種植番薯,緩解北境災情,關乎整個北境千千萬萬的黎民,換作誰也要謹慎。

請韶懿郡主過來幫忙,也在情理之中。

韶懿郡主受皇恩浩蕩,也願為朝廷盡一份心力,故而不辭辛苦遠來北境,也是順理成章。

一句話聽完了,李大人已經是汗濕重衫了:「郡主大義。」

北境為什麼還能維持眼下的安穩局面?

不全是武穆王的武力有多厲害,而是番薯能讓流民活命。

去年,因為番薯是頭一年正式種植,可供扦插的番藤也有限,所以種植規模,大多集中在襄平一帶。

這一個縣的番薯,卻緩解了整個北境的旱災,救下了兩百多萬流民,朝廷封了韶懿郡主,那是實至名歸。

(註:古代一個縣,相當於現在一個市,我國是改革開放後,才頒了縣改市的政策,襄平是遼東首縣,佔地很廣,相當於省會城市。)

流民有吃的,自然就安份了。

產量高、耐旱、胞腹、耐餓。

番薯對旱災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

韶懿郡主是稟承大義來了北境,這哪兒是一尊大佛啊,分明是一尊金燦燦的大佛,哪輪得到四大家造次?

得罪了韶懿郡主,也要問問北境千千萬萬的黎民百姓答不答應。

虞幼窈輕笑了一聲:「到了連城之後,得知連城一帶山林多,耕地少,便是有番薯,也沒有足夠多的耕地,糧產不足,這也不是長久之計,想來李大人也十分為難。」

李大人不想說話,卻不得不開口:「郡主所言甚是。」

殷懷璽唇兒微勾,覺得很有意思。

李大人一走進屋裡,就完完全全被她牽著鼻子走,毫無招架之力,一開始就陷入了被動,就只有被人拿捏的份。

虞幼窈不置可否:「我這兒倒是有個主意,不知李大人可願聽我一言?」

李大人不想聽,但李大人不能不聽,他乾巴巴地扯嘴角,笑得比哭還要難看:「郡主請、請說。」

第793章 郡主聖善

虞幼窈端起茶杯,低頭喝了一口茶:「連城地貌與泉州類同,也有八山一水一分地的說法,大半山林,都是天然生長的柞樹林,因此連城自古就有養柞蠶的傳統,許多蠶農都是以養柞蠶為生。」

終於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表哥萬福

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