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8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謝老太太上前扶起了虞幼窈:「你二舅和三舅臘月就到了襄平,借著武穆王的關照,在襄平城買了這一處相鄰的兩座三進宅院,謝府三房住這邊,左邊留給你住,你跟前的幾房人一早就將院子安置妥了。」

虞幼窈的陪房,都先行來了襄平。

「三進的宅子,三房人住得開嗎?」謝府在泉州,可是建了一座宅群,每一房人都住了三進的院子。

襄平城也不是沒有更大的宅子,只是礙於尊卑禮法,普通百姓家的宅院不能超過三進,他們又是初來乍到,現成的宅子,也不是盡如人意,拿了錢也未必能買得著合適的。

一進院子,就是一個獨立的四合庭院,正房上下兩層,加東西兩面偏房,還另設了大大小小的偏院。

謝府不納妾,家裡沒那麼多庶子庶女,一房就那麼幾個人,住一進院子,肯定是綽綽有餘。

只是有了泉州謝宅對比在前,就難免有了落差。

謝老太太也想到了泉州的宅子,有些傷感:「夠住,夠住,遼東一帶地方人稀,不像泉州寸土是金,宅院佔地很大,內裡的格局也顯得寬闊,房間多,院子也多,一進的院子,都能比得上泉州的二進院子那麼大。」

北境天高皇帝遠,宅地也不貴,住宅的規制不能逾越,就在佔地上、家中的格局,小院的數量上鑽空子。

宅子是武穆王幫忙挑得,可他們家也是瞧中了這處宅子內裡大,每一進院子有大半畝(460平米),一家人住著寬鬆,這才買下來的。

王氏也笑道:「我們家後頭有一座不小的山頭,買宅子的時候順帶了一起買,等我們家在襄平安頓下來了,就將山頭堆平了,再建幾座宅院,我們初來乍到,開頭的日子,肯定不是盡如人意,好在一家子都齊齊整整地,這比什麼都強,後頭的日子,肯定是越過越好。」

家裡都是一人住一進院子,唯獨她獨住了一間大宅,虞幼窈總覺得不適合。

林氏拉著她的手:「你除了是我們家的姑娘,還是朝廷親封的韶懿郡主,就是五進大院也住得,也是一時尋不到更適合的宅子,才安排你住了旁的院子,等我們家安頓下來了,就將旁邊的院子擴建。」

第854章 虞園

虞幼窈到了襄平之後,理應住進武穆王府,以策萬全,只是謝府一家人,都不想和虞幼窈分開。

虞幼窈如今的身份,也不適合他們同住一個屋簷下。

武穆王安排了兩座相鄰的宅子,也是折中的辦法。

虞幼窈也不想和謝府分開,她和謝府相處,不像在虞府與祖母撒嬌那樣。

可真正的家人,其實也不需要去費心討好,彼此互相關心、尊重,照顧著彼此的心情,自然而然就是密不可分的一家人。

鄭氏溫聲道:「這一路車馬,也是辛苦,便先回去休息,晚上一家人吃一頓團圓飯,也算是為你接風洗塵了。」

虞幼窈有孝在身,家裡也不好辦宴。

兩座宅子建在一處山頭上,中間有一條穿山遊廊,宛如一條「綠帶」,將兩處宅子一分為二,宛如雙魚。

穿山遊廊處古木扶疏,奇石聳立,形態千奇,石上野蔓叢生,不知名的野花。

兩座宅子中間開了側門,穿過了側門,虞幼窈看到對面宅子門口,立了一座半人高的綠石,石上天然呈現了湖光山色,綠意蔥籠的景象。

上面龍飛鳳舞刻下了「虞園」兩字。

虞幼窈定定地看著這兩個熟悉的字,眼眶倏然一濕。

鄭氏笑:「這一塊嶗山綠石,帶了玉的質地,色半透,而不明,在不同的光照之下,會映照出不同的景緻,很是殊奇,武穆王為處宅子取名【虞園】,上頭的字也是他親手琢刻。」

大周朝不能立女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表哥萬福

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