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6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乾花磨成片粉,加入糯米粉,做成薔薇花糕,粉色的花糕,做成了一朵朵薔薇花樣,吃起來香糯清香,入口即化,也不粘牙。

虞幼窈覺得很好吃,就吩咐春曉,將做好的花餅和花糕,送一些到謝老太太和王氏屋裡去,給長輩們嘗一嘗。

採摘的薔薇花,只做了少許的花醬和乾花,留著做點心,其餘的都讓做成了香藥。

花膏是用青果油(橄欖油),搭薔薇花瓣,青果油清爽滋潤,也不油膩,做出來的花膏潤面爽膚,效果極好。

而且青果油味道清爽,可以任意搭配任何一款脂膏香粉。

不過,薔薇花露需要大量的花瓣,蒸取精露。

虞幼窈採摘的大半薔薇花都蒸了花露,最後也只得了巴掌大一瓶花露,用花露調了口脂,香粉,就用去了小半。

不過確實好用。

因為量太少,她也捨不得用,每日沐浴完了,就在養膚用的青果油裡,加兩滴薔薇花露,均勻塗抹全身。

用完後,渾身清爽不說,還隱隱有一股淡淡的薔薇花香,便是第二日一整天,也是盈香持久。

……

到了第二日,蠶莊上的兩個管事就拿了名冊,給她過目。

厚厚的七本名冊,每一本上面都記載了一個縣區,願意合作的散戶名單,還有基本情況,如名下蠶莊大小、位置、產絲量,主養的柞蠶種類等。

適用養蠶的柞樹有九種,柞蠶的種類也有十多種,每一種柞樹,產的絲也各有不同。

其中最名貴的,就是天蠶。

天蠶繭不需染色,就帶有天然的瑩綠,並具有獨特的光澤,織成絲綢色澤艷麗,是「貢品綢」,民間少有見到。

只是少量的天蠶,也都掌握在士紳手中,散戶自然養不了。

灰衣的張管事道:「訊息一傳開,連城養蠶的散戶們就聞風而動,自己尋上門來,朝廷頒下了國策之後,連周邊一些養蠶地區的散戶,也都找上門來。」

這些名冊,除了連城外,還包括了丹東、岫巖、鞍山、襄平、鳳城等地,這幾個地區,幾乎是遼東三省最主要地柞蠶產地了。

由此可見,散戶們是受夠了士紳們的欺壓。

韶懿郡主在北境,也是一呼百應。

藍衣的錢管事也道:「可別小看了這些散戶,士紳們把持蠶業,低買高賣,散戶們為了生計,只能多花些心思,琢磨養蠶技術,提高蠶絲產量和質量,高質量的蠶絲,能為士紳們帶來高利潤,價格也偏高一些,所以這些散戶幾乎個個都養蠶的好手,身懷了不為人知的養蠶手段,說來也可笑,遼東一帶高質量的蠶絲,不是出自養蠶的大戶,而是這些散戶。」

虞幼窈頷首:「能在士紳的壓迫下,生存下來的散戶,自然是有過人之處,」她翻了幾本名冊,大致看了一些,就差不多瞭解了,遼東三省散戶們的現狀:「你們拿了我的印鑑,明日去官府定契,讓名冊上願意合作的散戶們按手印即可,有了契約,也能讓人安心,這事兒基本也就正式定下了。」

契約也只一個形式,表明了大家互幫互助,共進退的態度。

由虞幼窈牽頭,保證散戶們出產的蠶絲,只要質量過關,不論多少,都以大周朝蠶絲的市價收取。

散戶們也將保證,不會損害虞幼窈,以及其他散戶利益的事。

並沒有實質性的效力。

但是,一紙契約,卻在形式上將散戶們的利益聯絡在一起。

張管事和錢管事連忙應下,小姐封了郡主之後,就有代表郡主身份的印鑑,作用於一些重要的契約,尋常還是用她自己印章。

足見小姐對這事的看重,他們自然不敢馬虎。

虞幼窈又道:「再以我的名義,去得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表哥萬福

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