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4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幾年大周朝天災人禍,各地暴亂頻發,朝廷不作為,以致官府貪墨橫行,欺壓百姓,百姓們苦不堪言。
韶懿郡主推廣的番薯,是老百姓們救命活命的希望。
因此,韶懿郡主在民間的聲望極高。
賈州府冷笑一聲:「倘若是在平時,我對謝府還會有些忌憚,對韶懿郡主也要禮讓三分,但是等殿下入主泉州,區區一個商戶又算得了什麼?宮裡都自顧不暇了,還能管得了遠在泉州的韶懿郡主?」
探子覺得他言之有理,只是還有顧忌:「韶懿郡主那位周表兄,似乎與武穆王有些關係,武穆王之前還為韶懿郡主請功……」
賈州府有些不以為然,若不是這探子,是梁王殿下的人,他也不會多費口舌:「北境地處極北之境,泉州處於東南沿海一帶,兩地南轅北轍,隔了千山萬水,武穆王也是鞭長莫及,難不成武穆王還能為了一個女人,跟堂堂一地藩王過不去?」
探子仔細一想,漸漸打消了心中的顧慮。
殿下掌控了泉州之後,只等三位皇子爭儲亂政,就會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到時候哪還有什麼天下,郡主,謝府,誰還顧得了誰?
賈州府說服了探子,就道:「就按我剛才說的辦。」
謝府遭了禍,到時候官府就放出訊息,說是有一夥汪洋大盜潛進了泉州,官府為免打草驚蛇,引起百姓不必要的恐慌,故而這段時間開始戒嚴泉州,沒想到這一幫大盜,如此窮兇極惡,竟然對謝府下手。
屆時,以此為藉口,封禁泉州,助殿下將泉州掌控在手,即便朝廷要派官員過來調查,那也需要時間。
殿下佔盡了先機。
「大人說得極是,」探子心中一定:「絕不能放謝府離開泉州,否則打草驚蛇不說,白花花的銀子,也要跟著一起跑,我們豈不白白忙活了一場。」
不知不覺,就到了子時。
這段時間,謝府借著各種名目,已經陸續有一部人,撤離了泉州。
謝府家大業大,在東南沿海的生意也多,又因年關將至,各處的生意,都需要查帳盤點等,官府不會刻意刁難,不讓人做生意,加之謝府的關鍵人物,如謝老太爺、還有大房的人還在泉州,也沒有引人懷疑。
為免惹出動靜,謝府連燈也沒點,只有零得的火摺子,在黑暗裡忽明忽暗。
謝老太爺的書房裡,有一條密道,直通泉州城外,謝府在城外安排了馬車接應,屆時乘坐馬車,前往碼頭,坐船走海路離開。
因為擔心一起出城,人多太打眼睛,城外距離碼頭,還有一段不近的路程,子時剛至,謝老太爺帶著家中的婦孺,先行了一步。
謝老爺子、謝巡和虞幼窈,半個時辰之後再撤離。
謝老太爺原是打算讓虞幼窈跟他一起走,只是虞幼窈心裡有些不安,放心不下府裡留守的五十精兵,以及一些護院家丁,不肯離開。
想著她身邊有殷三、殷十,還有春曉照應,謝老太爺就沒有強求。
醜時過半,謝老爺子終於鬆了一口氣:「時辰到了,我們該走了。」
這時,虞幼窈聽到外面傳來了刀劍交錚的聲音,心中一驚。
殷十立馬橫刀,擋在她身前。
連隱在暗處的殷三,也現了身。
一個護衛急奔進院:「稟郡主,有一隊黑衣蒙面人,強行闖入了謝府……」
虞幼窈臉色發白,轉頭對外祖父道:「我們要撤離泉州的訊息,已經走漏了風聲,賈州府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對謝府下手,這幫黑衣人,應是偽裝了賊寇的梁州軍,看樣子是要趕盡殺絕。」
謝老爺子臉色很難看:「小窈兒,你和你大舅趕緊從密道離開,出了泉州城,直接前往海岸口,在那裡等我一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