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0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訊息傳進了京裡,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自然有人借著武穆王出兵剿匪一事興風作浪,大談:「武穆王身為藩王,插手官府事宜,有逾越法度的嫌疑。」
以虞閣老為首的一干保皇黨,卻認為:「匪徒們襲擊劫掠韶懿郡主,是目無法紀,藐視朝綱,不尊聖上,武穆王鎮守北境,若連小小匪徒都膽敢在他眼皮子底下造次,那麼他威嚴何在,又何以震內懾外?」
雙方各執己見,爭論不休。
最後還是太后娘娘出面:「眾卿心繫社稷,各執己見,但當務之急還是應以安置流民,緩解旱情為重。」
此言一出,朝臣們閉口了。
韶懿郡主到北境是為了協助武穆王,在遼東三省推廣番薯種植,從而緩解災情。
如今大周朝大部分流民都去往北境,如果番薯不能成功種植,這麼多流民的糧食從哪裡來?
幾百上千萬流民聚集在北境,沒有糧食,內有流民暴亂威脅,外有外敵虎視耽耽,武穆王就是三頭六臂怕也難以應付。
如此看來,韶懿郡主的安危高於一切。
這幫山匪,與十萬裡大山數十萬山匪有了牽連,就不是尋常人能夠處理,武穆王以雷霆手段剿滅了山匪,不僅沒錯,反而有功。
另外也是,官府呈上來的案卷清清楚楚,沒一處含糊,朝臣們也只口上花花,真要挑錯,還真就挑不出來。
此事就此定論。
保皇黨一系感慨:「自從韶懿郡主,封了郡主,去往了北境後,我們在朝中還真有無往不利的勢頭。」
韶懿郡主所行之事,所牽涉之事,都和保皇黨利益息息相關,太后娘娘對虞氏族,也越發信任。
雖然虞宗慎丁憂在家,但韶懿郡主的名威,卻惠及了虞氏族,乃至整個保皇黨,都要從中獲益。
齊大人深以為然:「你是沒看到,方才在早朝上提及韶懿郡主時,徐國公那一臉吃了蒼蠅的表情,可真是大快人心啊!」
第847章 冰雪淨聰明
徐貴妃,並徐國公府,當初在榮郡王府的那點算計,滿朝上下誰人不知?
只怕他們做夢也沒想到,虞大小姐會成為令天下稱訟的韶懿郡主。
世人盛讚她:雷霆走精銳,冰雪淨聰明。
道盡她是世間少有品性高潔,才德兼備,不讓鬚眉的賢德女子。
鎮國侯突然想起母親早前透露的心思,拍了拍虞宗正的肩膀:「虞老弟,真正是生了一個好女兒啊!」
齊大人深以為然:「你們虞氏族,這一代出了一位冰雪淨聰明,聖善明德的韶懿郡主,還出了一位稟天地正大之氣,學聖賢正大之學,蘊之而為道義的虞善德,世族的風骨德行,威望名聲也是立起來了,光復祖功祖德,指日可待。」
一個世族從落沒,向走興盛,除了家中人才輩出之外,還會出現表率性的人物,獨陽不生,孤陰不長,內外兼德,所以一般都是一男一女,互為陰陽。
男子往往治世治人。
有了堪當表率的女子,家中其他姐兒們,自然是爭相效學,品性不會差到哪兒去,旁人也會高瞧一眼,地位跟著水漲船高。
等將來談婚論嫁,才能挑出最符合家族利益的好人家。
遠得不說,他們齊府就有幾個適齡的哥兒,到了婚配之年,老夫人首先瞧中了虞氏族裡適齡的姑娘。
其餘人也都紛紛誇讚虞幼窈。
這對虞宗正來說,應該是很與有榮焉的一件事,可自家人,知道自己家事,他和虞幼窈的父女情分,早就名存實亡了。
虞宗正卻扯了扯嘴角,想笑卻笑不起來,卻也不好不接茬:「小女一介女流,卻是當不得諸位這般誇讚,」說到這兒,他連忙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