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1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尋了一個黃道吉日搬了家,葉女先生總算在襄平城安頓下來。

辦女學堂的事,也提上了日程。

訊息一經傳開,倒是惹來了不少微詞,礙於韶懿長郡主在北境的名望,沒有人公然反對,但質疑聲仍然不少。

面對質疑,虞幼窈只道:「女子讀書識字,是為了明理、明德,女亦有女四書,既世代流傳,就是讓女子學習的,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道明,女子若沒有引以為傲的才學,就該有德行,沒有哪一個意思是,女子不能讀書識字,相反讀書識字的目的,本也是明理明德,與這一句話的深意不謀而合,辦女學堂,再順理成章不過。」

女四書,是指《女誡》、《內訓》、《女論語》、《女範捷錄》。

這些書倡導了男尊女卑,但也不乏一些德行、修身、謹行、勤勵、積善等,教導人知禮德行的內容。

女四書是必學課程。

《四書五經》也是主課,但上課內容是有選擇性的,主要還是以知禮、明理、明德、修身為主,不會上得那樣精細。

君子六藝、琴棋書畫、詩詞茶賦,作為必選課,必須擇其二。

女工女紅,如絲織印染等,也是選課,擇其一學。

如此一來,虞幼窈辦女學堂的目的,

就已經十分明確了,不僅要讓女子明理、明德、知藝、懂禮,還要讓女子有一技之長。

並沒有離經叛道。

但,如閒雲先生和湖山先生這樣的聖賢,看待問題往往更深遠。

韶懿長郡主受殷懷璽影響頗深,骨子裡崇天尚道,不揚尊卑,行事主張平衡、自然。

何謂平衡?

兩物齊平如衡。

一個「平」字,呼之欲出。

但韶懿長郡主並不會刻意去追求「平衡」,也不會倡導什麼平等的觀念,教導女子明理、明德、知事,懂得道理越多,能走的路就越多,選擇就越多。

平衡即自然。

不過分干涉,遵循萬事萬物自我的發展規律,使其達到平衡狀態。

二人對視一眼,閒雲先生就笑了:「看來,韶懿長郡主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啊!」

湖山先下落了一顆黑子:「論棋盤上的工夫,咱們倒也可以稱道一二,可這人生的棋,這兩口子是一個比一個厲害。」

閒雲先生「哈哈」大笑:「依你之見,他們二人下的是什麼棋。」

湖山先生略一思忖,便道:「一個是蒼生萬計,是為蒼生棋,一個是生民大計,乃為生民棋,大善。」

閒雲先生輕撫著長須:「既是為這天下蒼生,謀生民之計,推一把又何妨?!」

一恍眼就到了三月。

虞幼窈收到透過族裡的渠道送來的密信,信中提了,族人大半都了歸族中,族裡已經開始閉族。

鎮國侯府舉家遷往西安,聽說在那邊有些人脈,去了那邊也能有個照應,只有鎮國侯留在了京裡,uu看書顯然是要和大周共存亡,實在令人唏噓。

齊家南下回了杭州族內,齊大人出身杭州望族齊氏,也是南方頗有底蘊的大家族。

至於唐府,信中沒提,卻提了已經嫁入通政使家的唐雲曦,說是陪同夫家一起南下回了溫州族中。

虞幼窈想到了兒時的好友,心中好一陣傷感。

也不知道何時能再見。

女學堂為整個北境帶來了不小的震盪。

質疑的人多,支援的人更多。

不少世族豪紳,重視家中姐兒們的教養,請女先生也是常態,對創辦女學堂並不排斥,對韶懿長郡主的先生葉應秋也十分推崇,希望家中的姐兒們,能得葉女兒生的教導,還公開發起資助。

北境民風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表哥萬福

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