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4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能的,」殷懷璽平淡道:「在梁王沒有打入京兆之前,東寧王和鎮西王,都會按兵不動,等大周朝名存實亡後,才會打著亂臣賊子,人人得爾誅之的名義,興兵討伐,到時候就看,誰能最先打入京裡,手刃逆賊。」

虞幼窈一聽就明白了,梁王想反,未必願意第一個反。

有一句話叫,槍打出頭鳥,第一個起兵的,是出頭鳥,沒了正兒八經的朝廷,梁王身為逆臣,誰都能扯著徵討的大旗去討伐。

梁王未必不明白這個道理。

卻被殷懷璽步步算計,逼得他不得不做了這個出頭鳥,梁王此番孤注一擲,率的是一支敢死軍。

成敗在此一舉。

「北境會接收所有逃亡的流民。」殷懷璽低頭看她,太后崩逝,舉國同哀,虞幼窈換了一身素縞,腰間輕盈一束,越顯贏形弱骨,不堪羅綺,麗靡爛漫。

殷懷璽腦中,陡然冒出了一句:

他人莫睹,王覽其狀。

其狀峨峨,何可極言。

「峨峨」二字,其狀如峰,盡顯了妙蔓婀娜。

俏不俏,一身孝,也不是沒有道理。

虞幼窈心裡這才安慰了一些:「梁王起兵謀反,大周朝烽煙四起,太后娘娘的喪期也一直沒有定下。」

殷懷璽倏然低頭,把玩手中玉板指,難免有些心不在焉:「眼下也不適合舉辦國喪,至少要等到天下太平,新皇即位之後。」

太后娘娘當年發動宮變,力扶當今皇上登位,這是宮闈秘史,正史上不會記載,野史上也不會亂寫。

所以,太后娘娘在明面上,並沒有失德之處。

加之,她多年來平衡朝綱,體恤民情,甭管是誰當了皇帝,總歸是要以最高規格來厚葬,以示敬意,彰顯新君仁德。

「這麼久?」梁王手底下有十萬兵馬,從梁州一路北上,以戰養戰,不停地收攏當地的兵力,掠奪當地的物資,壯大己身,大軍殺紅了眼睛,殺出了血性,朝廷徵討的軍隊,未必是梁王的對手。

說句不客氣的,是去送菜的。

朝廷平叛的大軍,擁有最精良的武器、裝備,這些都會成為,梁王進一步武裝梁軍,壯大實力的養份。

梁王越打越強。

朝廷越打越弱。

就算梁王打到了京兆,其他藩王,怕也坐不住了,這場仗還有得打。

虞幼窈忍不住問:「這場仗,到底要打多久?」

第987章 順應天命

殷懷璽輕勾了一下唇角,語氣依然平淡:「至多三年,這大周朝的天,就該徹底變了。」

三年!

對曆書來說,不過彈指一瞬,但對這天下千千萬萬的百姓來說,卻是殘酷又漫長。

「這麼久啊。」虞幼窈也知道,藩王之禍,不除不平,縱觀歷朝歷代,為了皇位,同室操戈不在少數,更遑論是異性王呢?!

高祖皇帝雄圖偉略,當年割藩而治,是因新朝初立,百廢待興,當時外族強盛,蠢蠢欲動,需要能徵善戰的將領鎮守。

高祖皇帝登基之後:「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新朝既立,君與爾同守,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

大意是,天下這麼大,只靠一個皇帝,是守不住的,必須分藩而治,衛國衛民,如今新朝已立,朕踐行舉義之諾,與諸臣共守江山,諸臣分鎮諸地,守疆沃土,大周才能千秋萬代。

大周朝這才有了分藩王而治。

這一舉措,讓高祖皇帝的威望空前絕後,以致於後來,高祖皇帝振臂一呼,指哪打哪,勢不可擋,先後平了北狄、南蠻、西擄、東戎。

開創了大周后來幾百年太平鼎盛局面。

只是,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表哥萬福

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