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3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帝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除了大怒之外,也不能強迫著寧遠侯帶兵。

發了一通火之後,皇帝身上的力氣彷彿被掏空了一般,臉色頓地一陣灰敗,踉蹌著坐回到龍椅上,不停地喘著粗氣。

隨侍的太監見了,連忙取了丹丸餵他服下。

服用了丹丸之後,皇帝十分疲乏,眯著眼睛看著底下一干「群魔亂舞」,臉色陣陣發青。

這時,殿中軲轆聲響,盛怒之中幾欲失去理智的帝王,倏然聽到一道啞顯暗啞的聲音響起:「啟奏陛下,罪子殷懷璽願以一介殘軀,帶兵去山東平亂,暴亂不除,誓不還朝。」

殷懷璽的請戰,簡直就像一個巴掌,狠狠抽在剛剛以「腿疾」不能騎馬下背,領兵平亂的長興侯。

殷懷璽一個十五歲的弱冠少年,且雙腿殘障,身體病弱,亦能滿懷忠君,忠國之豪情,自請出征。

他一個戰功赫赫,深受重上器重的老將,竟然膽敢請辭。

倒在地上裝暈的寧遠侯,差一點就裝不下去了。

皇帝倏然睜了眼睛,定定地瞧著坐在輪椅上的「殷懷璽」:「你能在大周朝危臨之際,挺身而出,不愧我殷氏男兒,朕深感欣慰,」接著,他話鋒一轉,語氣裡帶了些許關切:「但,你身體不好,回福陽宮好好養傷吧!」

這些日子,世子殷懷璽住在福陽宮。

他也派人徹查了殷懷璽之事。

自然知道,殷懷璽五歲起,就跟著幽王習武,七歲便進了軍營,與軍中將士同吃同住,展現了極強的軍事天賦。

狄人大舉進犯北狄之際,就是這麼一個十二歲的少年,擊殺當地不願輔戰的官員,豪紳,搜羅物資,並親自押送物資於戰場上,解了幽軍物資短缺之憂,與幽王一起並肩作戰,力挽狂瀾,解了北境之危。

不光如此,當年閒雲先生遊歷至北境佈下珍籠棋局,世人皆不得解法。

最後也是他解開了棋局。

殷懷璽無疑是個天才,若他沒有斷腿,是必能為他所用,接替其父幽王,替他平山東之亂,鎮幽州之境。

但是,可惜他廢了。

後半生也要坐在輪椅上過活,不能騎馬射箭上戰場了。

「殷懷璽」搖頭:「山東叛亂,非罪子不可。」

皇帝皺了眉,頓時就不悅了:「來人啊,送世子回福陽宮休養。」

「殷懷璽」想到了少主交代的話,就道:「皇上,請聽罪子一言,若皇上依然不願讓罪子帶兵平亂,罪子無話可說。」

皇帝定定地看著他:「你說!」

「殷懷璽」垂眸:「罪子想要領兵前往山東,原因有三。」

說到這兒,他鋒話微頓,聲音也沉了許多:「其一,我父戎馬半生,對朝廷忠心耿耿,毫無二心,雖死則無撼矣,但山東賊子,竟然膽敢借我父一世威名,行叛亂之事,謀逆之舉,汙我父一世英名,身為其子,理應剷除逆賊,以正我父之清正之名,以儆天下之效尤,揚我大周之威名。」

皇帝聽得心念一動,「殷懷璽」身懷此志,便是志氣存胸,興許他……

但是,在目及他的雙腿時,又將心中的念頭隱下。

不急。

待聽聽他接下來怎麼說。

「殷懷璽」抬了眼睛,直視了龍椅上的君王:「其二,吾父精忠衛國,一片赤誠天地可證,雖慘遭陷害,蒙不白之冤,卻是求仁得仁,百姓們不明真相,受奸人挑撥,致民憤四起,李其廣之所以能一呼百應,膽敢在山東發動大規模叛亂,倚仗的正是「民憤」,借這股「民憤」,為皇上扣上「殘害忠良的昏君」之名,為自己的叛亂之舉,頂上「為民請命」的冠冕堂皇之名,「民憤」不平,何以平亂?亂不平,天下可安矣?而這「民憤」,非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表哥萬福

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