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3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麼一來,幽王殿下這喪葬儀制,怕都要趕上國喪了。

這麼辦下來,勞心費力,一點好處也沒有,誰會樂意?

再有就是,殷懷璽縱是驚才絕艷。

內閣一幫老閣臣,身居高位久了,便也有些倚老賣老,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瞧不上,殷懷璽這個年歲小,還殘病的少年。

但這些心思,也沒人會傻到當眾說出來。

這一吵嚷就沒完沒了。

饒是因為年邁,精神不濟,身體不支,已經磨光了脾氣的夏言生,眼皮子一掀:「是也吵,不是也吵,你們除了吵,就不會用一用腦子?」

內閣裡頓時一靜——

夏言生瞧了坐在身邊的虞宗慎:「你怎麼說?」

虞宗慎盤玩核桃的手,微微一頓:「你們也要看一看時機,北境的情況如何,你們也是心知肚明,眼下北境局勢不穩,安定北境迫在眉睫,幽王一案的後續更是刻不容緩,若殆誤了北境的局勢,這後果誰也擔當不起。」

一眾閣臣沉默著沒說話。

這道理他們不是不清楚,只是涉及自身利益,難免就有許多話要說。

虞宗慎繼續道:「皇上一早就提出了,要將幽王墓遷入皇陵,你們就真以為,這個遷墓,就真的只是遷進皇陵就完事了?不用準備祭禮嗎?幽王殿下死的可不光彩,遷墓若辦不光彩,皇家面上無光,折損的是皇上的名聲與威嚴。」

一干老閣臣也無話可說了,平常在內閣裡不管怎麼鬥得頭破血流,但凡涉及皇上的利益,就沒一個人膽敢跳出來反對。

虞宗慎垂下眼睛:「殷懷璽不想讓幽王殿下入皇陵,這才提出重新喪葬,喪葬禮辦風光了,全了皇家體面,也全了皇上的名聲威嚴,入不入皇陵就無所謂了。」

入皇陵對皇家子孫來說,是天大的殊榮。

但殷懷璽卻只想讓幽王殿下,長埋於幽州地界。

夏言生拍案定板了:「就依殷懷璽的意思。」

「重新葬喪也符合禮制,讓禮部準備祭祀文,記錄幽王之功德,以祭天地、告百姓、詔後人,勉勵群臣,輔佐江山社稷,這是好事,理該如此。」

「喪制期間,罷朝三日,以示幽王祖有德,己有功,德配其位,君王、朝臣、百姓,舉國同哀。」

「幽王與王妃夫妻情深,二人患難同死,也不失為一樁佳話,幽王妃葬於幽州,幽王回幽州大葬,也是理所當然,想來皇上也能理解,不會過於強求。」

「喪制之後,我來擔任山陵使,率群臣在京裡準備喪制弔祭,隨後禮儀使,儀仗使,鹵簿使、橋道頓遞吏等,一道扶幽王之靈回幽州,負責陵地、撰陵名,哀冊文等葬制事宜,務必要將這事辦妥當了。」

屋裡頭靜得落針可聞——

夏言生繼續道:「該給的榮耀也一併加倍給了,沒必要因一個死人,和殷懷璽鬧得不痛快,在皇上面前也是裡外不是了。」

虞宗慎也表了態:「幽王一案,從六月到現在也有小半年了,這都進了十一月,不儘快把事兒處理完了,難道還要留著過年?」

李其廣的案子還在審理當中,後頭要牽扯多少人,還是未知數。

後頭宋修文的案子,也要費一番周折。

屆時這朝堂又該是一片亂象。

內閣加緊了時間,重新商議定案之後,第二日朝會就上呈了皇帝。

皇上看過之後,又拿給殷懷璽過目。

殷懷璽沒有意見,當朝謝了恩。

此事就這樣定下來了。

三日後,皇上親下了詔書,昭告天下:「朕貴天子,臨朝三十餘年矣,承祖德之功治,高宗之遺訓,謹奉朝綱法紀,治我大周之廣博。」

「修兵甲,鎮外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表哥萬福

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