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1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內閣是權利場,而藤文館卻是名利場。
一個為權,一個為名。
周令懷能進藤文館,絕不單單只是皇恩浩蕩,也不僅僅只是他本人才華了得,最重要的還是人脈。
這就有意思了!
虞宗慎含笑儒雅:「今兒朝會上,北境傳來訊息,驃騎大將軍帶一萬兵馬巡邊之際,有探子回報,自入秋以來,哈蒙曾多次帶兵徘徊狹裕關,行跡十分可疑,入秋這幾個月以來,狄軍也不見動靜,很是異常,你此次回幽州,想來對幽州的局勢也更清楚一些,對此可有什麼看法?」
但凡北境的事,都與殷懷璽脫不了幹係,問周令懷一準沒錯。
果然!
周令懷也不負他望:「四年前,狄人大肆進犯北境,當時北境危矣,世子殷懷璽率三千王府護衛軍精騎馳援,卻在半道上,與哈蒙率領的八千精騎狹路相逢。」
虞宗慎呼吸一滯。
當年,威寧侯和長興侯呈上來的奏報上,並沒有提及這一戰,想來這一戰,定是對後來北境戰場,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所以被威寧侯一系隱瞞下來了。
三千對八千,將近三倍的兵力差距,殷懷璽活下來了。
這一戰結局如何,已經不而言喻。
安壽堂裡靜得落針可聞。
虞老夫人連佛珠也不捻了,姚氏剛端起來的茶,又放到了桌子上,虞善言幾個止不住地吸氣,虞幼窈也託了腮,眼巴巴地看著表哥。
這一戰,連她也沒聽表哥提過。
頂著虞幼窈幽怨又渴望的眼神,周令懷繼續道:「狹路相逢,勇者勝,以哈蒙為首的一干狄部,正在為自己送上門來的獵物而得意忘形,殷懷璽竟毫不停留,直接帶三千護衛精兵衝殺而上,斬了狄人戰馬。」
「哈蒙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一時間人仰馬翻,亂了套,都自顧不瑕了,哪還有機會弓刀搭射,殷懷璽帶兵衝殺,殲敵六千餘人,斬了狄人數位將領,哈蒙潰軍而逃,殷懷璽率軍一直追到了狹裕關外五百里地,哈蒙僅剩的二千殘兵,只剩數百餘殘兵。」
安壽堂裡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唏噓之聲。
虞宗慎讚嘆:「真正是初生牛犢不畏虎,騎兵最畏閃電戰,殷懷璽把握閃電戰機,閃進,殺出,先亂狄軍陣型,軍心,強悍如狄人便也如千里之堤,潰堤於瞬息之間,殷懷璽用兵之神,可見一斑。」
與之一比,李其廣就不夠看了。
也難怪,李其廣連與殷懷璽正面一戰的機會都沒有。
周令懷淡淡一笑:「北狄大大小小十幾位首領,首領與首領之間,也時常爭鬥,這一戰,斬了數位北狄十分有名望的將領,導致當時的狄軍,軍心不穩,哈蒙在北狄的威名受損,為北境戰場創造了可趁之機。」
這才有了後面,哈蒙被幽軍打得節節敗退。
但當時戰況緊急,奏報還沒傳進京裡,或許已經傳進了京裡,只是被某些人刻意攔截下來了,總之威寧侯的援軍已至。
虞善信一臉震驚:「堂堂一部首領,被一個年僅十二歲的少年,打得落花流水,宛如喪家之犬,潰兵而逃,簡直是奇恥大辱。」
看來話本上,關於殷懷璽的種種事跡並非誇大其詞。
殷懷璽簡直太強了。
虞幼窈也是心潮澎湃,語氣裡不覺就帶了驕傲:「殷懷璽與幽王,在北境戰場上,與狄蒙數度交戰,打得哈蒙節節敗退,收復了北境失地和城池,哈蒙始終未能一雪前恥,連心態都打崩了,估計比起幽王,哈蒙更忌憚這位年僅十二歲的殷世子。」
虞宗慎深以為然:「殷懷璽險而未死,還得以還朝,率兵去山東平叛,哈蒙忌憚殷懷璽猶深,遂親身前往狹裕關打探訊息,急於想知道,殷懷璽是否會接替定北王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