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8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倒是沒想到,虞大小姐小小年歲,還精通佛理。

她聲音嚥囀,透了水一般清透的質地,一篇《法華經》,倒真讓她誦出了幾分莊嚴六根,皆得清淨的佛意,可見其心之誠。

他從旁聽著,卻是聲聲入耳,字字入心,便也不禁有些羨慕起,那個被她放在心上,用心祈禱的周表哥了。

虞幼窈笑了一下:「長輩不在身側,也不好在外頭多作逗留,便先走一步,若有失禮之處,還請世子見諒。」

宋明世斂下眼睛,略一沉默,這才道:「小姐請便。」

虞幼窈曲身行禮後,就帶著春曉,以及四個婆子走了。

宋明昭轉頭,少女碧綠的身影,宛如河岸上搖曳生姿的柳枝,纖細美好。

雖然,虞大小姐是個知禮的人,幾次見面,無論是禮數,還是規矩都是極好,一言一行處處都透著大方,叫人挑不出半分錯處。

但是!

一次兩次還能說是錯覺,可三次四次,便是再遲鈍的人,也能隱約察覺到,虞大小姐對他,似乎還真有那麼幾分,避之而唯恐不及的態度。

恐怕不單單是男女大防!

宋明昭上前一步,彎腰撿起了地上一片新綠的菩提樹葉。

他方才瞧得清楚,這片葉子,就是從枝頭,墜到虞大小姐肩頭,隨著虞大小姐轉身離開,飄落在地上。

送了表哥出征,又給表哥祈了福,虞幼窈留在寶寧寺用了齋飯,不到申時(15點),就回到府裡。

天氣實在太熱,虞幼窈頂著大太陽趕路,便是坐在馬車裡,也悶出了一身汗。

回到院子裡梳洗了之後,換了一身家常的衣裳,就去了安壽堂。

見孫女兒過來了,虞老夫人故著板著張臉,不說話。

虞幼窈自知理虧,連忙拿著「福」袋,湊到了祖母跟前:「祖母,我給您求了一個平安符,您以後要貼身戴著。」

去給表哥祈福,還記得給她求平安符,也沒白養她一場,虞老夫人斜眼瞧她:「現在倒是想起還有一個祖母了?」

虞幼窈蹭進了祖母懷裡:「祖母,祖母,我知道錯啦,您可別生我的氣,不然您氣壞了身子,我指不定還要往寶寧寺裡跑,去給您祈福。」

虞老夫人聽得哭笑不得,忍不住戳了她腦門兒:「可把你慣得,眼裡頭還有沒有我這個祖母?都學會了先斬後奏,管了一段時侯的家,就把你翅膀管硬了,把心也管大了,半大的孩子,張嘴閉嘴就要往外頭跑,你還有理了……」

虞幼窈乖乖聽訓,也不敢頂嘴。

等虞老夫人訓完了人,便忍不住一嘆:「祖母也不是不允你出門,只是沒得長輩陪著,到底有些不放心,你年歲小,是不曉得厲害,京裡就有不少大戶人家的姐兒,小時候叫柺子拐走了,甚至還有出門叫人衝撞,壞了名聲,還有賊人,專門盯著大戶人家的小姐,劫擄了去,索要贖金……」

虞幼窈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置信。

虞老夫人道:「可別覺得我是在危言聳聽,早些年,朝中有一位鄭御史,她的女兒就曾被賊人擄劫過,等出了贖金,把人救回來,清白名聲也毀了,沒幾天就吊了脖子,當時京裡頭流言蜚語,鬧得沸沸揚揚,鄭御史門風有損,只好辭官回鄉……」

虞幼窈從這話裡,聽出了別樣的意味。

她可沒忘記,父親也是一位御史,祖母特地拿了鄭御史的女兒說事,怕也是大有深意。

做御史就沒有不得罪人的,君子易處,小人難防,難保有些人吃了虧,懷恨在心,使一些陰險卑鄙的手段。

鄭御史不就是因為女兒名聲喪盡,不得不辭官嗎?

虞老夫人知道她聽明白了,又道:「你爹這個人,雖然在庶務上有些拎不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表哥萬福

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