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2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虞老夫人聽愣了一陣,面色凝重:「浙江這塘渾水,可不好趟,身在朝堂,一個人是犯不了錯的,罪名越多,越大,參與的人就越多,幹係就越大,江南自古就是富庶之地,賦稅重地,宋修文一案的牽扯,只怕比及幽王一案,有過之而無不及,皇上讓你參與此案,只怕是禍非福。」
虞宗正也是這樣想的,所以下朝之後,連衙門也沒去,直接就回了府中,找了母親商議此事。
而從旁聽著的虞幼窈,卻不這樣認為,她首先想到的是,幽王一案牽連甚大,朝中有不少空缺。
虞宗正原先在吏部任五品郎中,雖然沒什麼建樹,卻也沒有錯處,後來調任都察院,也有謝府因孃的死而心生不憤,暗中運作的結果。
可以說是明升暗降。
當然這事,虞府人人都心知肚明。
卻沒人敢多說半句。
此次三司會審幽王一案,虞宗正表現可圈可點,得了皇上嘉獎,這才被委以重任,協助欽差大臣辦案。
想來這一次若能辦得讓皇上滿意了,虞宗正很有可能會調吏部!
吏部為六部之首。
虞宗正的身份已經不光是水漲船高了,而是真正的治吏重臣,執掌權柄,成了真正的權臣。
她先前的猜測是對的,皇上確是有意扶持虞氏族,重用虞氏族。
同時,虞幼窈也明白了,宋修文八成是保不住了。
正想著,虞老夫人微微一嘆:「看來宋修文大約是保不住了,你協助吏部辦案,儘可能把案子往清楚了辦……」
幽王一案,讓皇上對朝臣們極度不信任。
宋修文一案,又關係皇上的錢袋子。
修道、煉丹、祭天、修道場,樣樣都要用錢,沿海一帶的戰事,直接牽動了皇上的利益,便是鎮國侯府也不敢插手此案,以免惹得龍顏大怒。
虞宗正心裡也是這樣想的,可:「兒子明白這些,只是鎮國侯那邊……」
宋修文倒臺,雖不足以撼動鎮國侯府的根基,但也是影響巨大,夠鎮國侯府喝一壺了。
父親尋了祖母議事,祖母卻直接將她喊了過來,連這麼大的事,祖母和父親言談之間都沒避諱她。
虞幼窈略一思忖就道:「父親,您就沒有想過,您只是一個言官,皇上為何要讓你參與到宋修文的案子裡?您方才說,受理此案的官員,是兼任欽差大臣的吏部尚書?」
第481章 治吏重臣(求月票)
此言一出,虞老夫人可算回過味來,一時間驚訝不小:「窈窈你是說?」
虞幼窈沒有回答,只是轉頭瞧向了虞宗正:「父親,不知吏部可有空缺?」
便是再蠢的人,也該明白是個什麼意思了,虞宗正反應過來,激動道:「幽王一案,六部之內皆受到了波及,尤其是吏部,目前空缺的職任有吏部左侍郎,郎中兩人,還有一位主事……」
話還沒說完,他恍然明白了什麼,一時間口乾舌躁,沒忍住舔了一下有些乾澀的唇。
虞老夫人仔細聽完了:「皇上應當是,想要借宋修文一案,讓你填補吏部左侍郎一職,秩正三品,又從屬吏部,你雖不是翰林出身,這職任已經是舉足輕重,極有份量了。」
老大之前參與三司會審,就受了皇上褒獎,若是調任吏部,自是不可能降級,吏部空缺的一應官職,也唯有正三品的左侍郎,與老大對得上。
應是這一職無疑了。
心中隱隱的猜測得到了證實,虞宗正心中的激動可想而知:「如此一來,宋修文的案子就更應該仔細辦了清楚。」
虞老夫人點頭:「正是!」
她還以為,以老大這直來直去的脾氣,這輩子一個左僉都御史,已經到頂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