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8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虞宗正搖頭:「還沒,寧遠伯雖然是因科考舞弊才下了大獄,既然進了獄裡,就不可能只查這一樁,少不得也要把從前犯過的事,都清查一遍之後,才會定罪,寧遠伯是勛貴,拔出蘿蔔帶出泥,還有得查。」
虞幼窈一聽就明白了,拔出蘿蔔帶出泥是不錯,但追根究底,還是繞不開一個黨派之爭,心裡也覺得膩味。
寧遠伯家還有一個后妃在宮裡,雖然陸妃被打入了冷宮,但陸妃生養了一子兩女。
想到了此處,虞幼窈又是一陣心驚肉跳。
皇上沉迷道術,已經多年未曾選秀,除開已經夭折的,目前宮裡只有三位皇子。
其中大皇子原是皇后所出,不足月就夭折了,中宮無子,陸妃生養的二皇子,沒有一個「嫡」字壓在頭上,就成了「長」。
大周朝重嫡長,二皇子佔了一個「長」字,一直很受皇帝喜愛,聽聞陸妃被打入了冷宮第二日,皇上還在御書房裡,誇讚了二皇子的文章。
可見,陸妃失寵與否,皆不影響皇上與二皇子的父子之情。
三皇子的生母,是徐貴妃。
除了皇后是後宮之主,后妃就是四妃身份最貴。
超一品的皇貴妃,是封了冊寶的,身份僅次於皇后,幾乎與平妻等同,卻始終礙於一個「嫡」字,矮了中宮一頭。
接下來,就是貴妃、賢妃、淑妃,是一品位份。
其中貴妃卻是群妃的第一位號,因皇貴妃並不常有,貴妃就是名符其實的「群妃之首」,也是有冊寶的。
陸皇貴妃降了位份,變成了蘭妃,一干皇子之中,就數徐貴妃所出的三皇子,身份最為貴重。
四皇子的生母,據說是一個爬了龍床的小宮女,也不知道是該說這位小宮女命好,侍寢了一次就懷上了,還是該說她福薄,眼看著生了龍種,榮華富貴唾手可得,卻在生孩子這一環,因難產一命嗚呼了。
四皇子生母身份低微,暫時看不出什麼來。
但是!
皇上至今也未立儲,陸妃所出的二皇子,佔了一個「長」字,徐貴妃所出的三皇子,佔了「貴」字。
寧遠伯一案,還牽涉了後宮,甚至是儲位之爭,遠沒有那麼輕易就了結的。
虞幼窈一陣恍惚。
科考舞弊一案,總算是消停下來了,但是後宮和朝堂的暗潮洶湧,也才剛剛拉開了序幕,
這就是表哥所謂的項莊舞劍嗎?
恐怕不止如此!
四月初六開始,虞府及虞幼窈名下所有糧鋪,都置辦了粥棚,連舍三天米粥,用的粥米是陳米摻了小米,苞米。
青黃不接的百姓們,總算吃到了湯米。
沒人覺得虞府不厚道。
年景好的時候,一升米也才四十文到五十文左右。
可近年來,米價已經漲到了一百文一升,普通人家已經吃不起米了。(註:一升米約一斤半,十升一斗,一斗米約五百文到一千文!)
虞府還願意搭粥棚舍米,這就不是為了博善名,而是真善。
而這時,正陽街上停了一輛低調的馬車。
馬車內里布置得相當奢糜,年約十七八的男子,穿了一紫蟒袍,腰間卻繫了一條璜玉龍首趾鱗腰帶,神情不悅地靠在馬車裡。
不一會兒,就有一個長相陰柔瘦弱的少年進了馬車。
男子蹙眉:「前面因何堵了路?都打聽清楚了?」
少年聲音尖細陰柔:「回主子話,前面是吏部左侍郎虞大人家的米鋪,虞老夫人禮佛,再過幾日就是沐佛節,虞府名下的米鋪都搭了粥棚,正在舍粥,今年年景不好,百姓們聽聞虞府在舍粥,紛紛跑過來吃粥,因為人太多,所以堵了正陽街的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